返回

2024-05-10

送妈妈一朵小红花

作者:张绍琴 时间:2024-05-10 阅读:249


   余华说他写作《活着》的时候,明白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时隔三年,余华在为韩文版写自序时进一步诠释,“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妈妈年已八旬,确诊癌症晚期后,每天用最大力量与癌细胞抗争,度过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开始与癌共生,她那种惊人的忍受力和不屈不挠的努力,深深地打动了我。轮流陪伴她的家人每天在微信群分享她的生活点滴,让人情不自禁地送上小红花或大拇指点赞,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活着的纯粹和力量。
  癌症,让妈妈的身体变得异常脆弱,我们感到惊愕、悲伤的同时,心里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但又知道绝对不能让妈妈感受到我们的焦虑。我们宽慰妈妈,说没事,就是一般的感冒和肠炎发作,年龄大了,恢复起来要慢一点。
  妈妈出现厌食后,吃下一两口食物对她来说都变得异常艰难。她可怜巴巴望着我,说她吃什么都觉得是苦的,不吃也感觉肚子胀得厉害,嘴巴里冒酸水。我感到无比心酸,强忍着即将脱眶而出的眼泪问她,有没有特别想吃的东西,我去买。妈妈摇摇头,说什么也不想吃。然而妈妈每天仍然会努力喝一碗蜂蜜水,吃一个香蕉,或半个苹果,或一个柑橘。为了让妈妈多食入哪怕一口食物,三哥将新鲜水果手工榨汁,妈妈有时会喝上一小碗或半碗,有时只是一两口;大嫂给妈妈熬小米粥,妈妈会尽力吃下半碗或一小碗。她自己感叹,我不相信这个病会收我的命,我每天都在吃下一点东西。
  虚弱的妈妈身体抵抗力极低,一度出现严重感染,血象非常高。我问妈妈哪儿不舒服?妈妈喘着气说全身都不舒服。歇了一会儿,又告诉我,说皮肤和骨头碰着都痛。歇了许久,又说坐久了也痛,睡久了也痛。一向大嗓门、语速快的妈妈细声细气,一句话分几次说完,语速非常慢。我悲伤而无奈地看着妈妈,一度怀疑癌细胞是不是全身转移了。爸爸私下对我说,妈妈的命可能只剩下不多的几天了。我让爸爸不要这样说。在和死神的这场战役中,我们要和妈妈一起努力,尽力延长生命的长度。
  住院期间,身体极度不舒服的妈妈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持续数周的抗感染治疗、补充营养后,妈妈的厌食、咳嗽、气喘、手脚水肿等各种症状得到改善,每天按照医生的吩咐努力食入两个芙蓉蛋。不治疗的时候,让我们陪着,在病房外的廊道走上一圈,累了,就扶着墙壁站立一会儿,全程三四分钟,像初学走路的小孩一样,走得很慢很慢,摇摇晃晃,仿佛一阵风都可以吹倒,在我看来,这短短的蹒跚前行却是最美的风景,我跟着她,拍下视频,发到家庭的微信群,家人们无不感到欣慰,纷纷送上大拇指和小花,为妈妈的每一分好转和努力点赞,加油。
  治疗几个周后,妈妈的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基本正常,天天闹着出院的妈妈终于得到医生的批准,可以回家了。回家后的妈妈每天按照医生的吩咐继续口服药物治疗,三餐食物的营养搭配由我兄妹几个轮流安排。
  渐渐地,吃饭,对妈妈来说不再是为了让生命持续下去而强迫自己做的一件事了,妈妈能品尝出各种食物在口腔中不一样的味道,饭量也一天天在恢复。妈妈的脸上开始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走路不再摇摇晃晃,感觉双腿的力在增加。前几天,在爸爸的陪伴下,她扶着栏杆走二十多级台阶到院坝同她的老年朋友一起晒太阳,唠嗑了一个多小时。昨天,她甚至让爸爸陪着,去来回需半个多小时的菜市场逛了一圈。
  有人说,一个人命再大,如果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有人说,爱,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我相信,是妈妈对活着的执着,对生命极度的爱,对人世间的无比眷恋,拯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