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05-14

小海镇三河村:蔬菜丰收 产业兴旺

作者:彭凯 李玉琴 时间:2024-05-14 阅读:288


 

务工群众正在采摘蔬菜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小海镇三河村积极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生机与活力。
  5月8日,阴雨连绵的初夏清晨,天还只是蒙蒙亮,家住小海镇三河村二组的齐德芬便匆忙出门了,手上拿着菜篓,离家不过100米的地方就是她的目的地: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
  此时的蔬菜基地里,已经有十多名村民正在埋头采收着豌豆尖,采摘、分拣、打包、搬运、装车……一派忙碌景象。齐德芬走进地里和其他务工群众一起,同样埋头忙着采摘豌豆尖。
  “正巧今天采摘豌豆尖的这片菜地就是我家流转给蔬菜基地的。”手上的活计不停,齐德芬一边麻利地掐着豌豆尖嫩芽,一边向记者介绍起她的工作,“在蔬菜基地里务工,最近都是掐豌豆尖、茼蒿菜,小半天的时间就能干完,公司是计件给工钱,一块钱一斤,每天都能挣100元左右。”不仅可以拿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蔬菜基地里务工,67岁的齐德芬对这份工作很满意,言谈之间,脸上挂满笑容。
  自2019年起,由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立的蔬菜种植基地落户三河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业,为当地及周边群众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为群众打开一条增收渠道。和齐德芬一样,在蔬菜基地务工的群众,每天都有40至60人左右。
  说话间,一筐筐还带着雨露、翠绿鲜嫩的豌豆尖就已经装满,大家便招呼蔬菜基地的负责人来称重、计算工钱。
  王西群、赵竹分夫妇是负责这片蔬菜基地的管理人员,听到大家说已经采完,王西群便前来称重、装车。在菜地旁,赵竹分正忙着通过手机平台直播带货,热情地向网友介绍三河村刚采摘的新鲜蔬菜:“目前基地的豌豆尖刚采摘完,我们马上将采摘茼蒿菜,今天采摘的新鲜蔬菜上午摘、下午就冷冻打包,晚上就装车发往成都。咱们基地现在上市的蔬菜品种有豌豆尖、茼蒿菜、青菜,需要预定的家人们,抓紧下单哦!”
  据王西群介绍,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三河村打造的蔬菜种植基地,总面积206亩,种植品种有豌豆尖、茼蒿、红菜薹、香菜、青菜等等,每年可轮番种植三季特色蔬菜,平均亩产值达万元以上。“咱们基地的蔬菜压根不愁卖,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这里面可有诀窍。”提起蔬菜的销路,王西群故作神秘。
  原来,蔬菜销路畅通的秘诀,源自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自该公司进驻以来,小海镇党委政府便长期着力做好企业扶持壮大的下篇文章。每年蔬菜种植前,协调联系市、县的农技专家前来指导,合理利用当地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选种蔬菜品种,通过巧打时间差、错峰上市,加上精心培育、科学种植的高品质山地冷凉蔬菜,自然备受市场青睐。
  与此同时,在蔬菜基地采收季,小海镇党委政府还专门安排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多方联系蔬菜收购商,帮助拓宽销售渠道,并帮助建立网上销售渠道,助力农货出山。据了解,该基地种植的蔬菜,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成都、重庆等地。
  “有了蔬菜基地的示范带头,村民们也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三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廷俊说,蔬菜产业的发展为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常年就业的机会,让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全村1037户农户已有300余户参与到蔬菜种植当中,种植面积1000余亩,年产值约600万元,种植户平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