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06-14

威宁:筑梦高原红 建功新时代

作者:文旭 杨华琼 时间:2024-06-14 阅读:311


 

1月30日,威宁县军地领导联合部队领导组成的送喜报队伍高举“二等功臣之家”牌匾,将立功喜报送到现役军人王应学和妻子帅玉婷的婚礼现场。(李继航 摄)


  “小王,要考试了,挤点时间看一下书,不能松懈啊。”
  “好……龙哥,我会的。”
  4月27日,姬正龙一大早就给帮忙看店的大学生打电话,“挤点时间多看一下书、多学点知识。”这是姬正龙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2016年7月,姬正龙怀着不舍,正式退役,回到家乡双龙镇自主创业,当起了老板。凭借着不怕苦、不怕累的拼劲和闯劲,他不仅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还充分吸纳当地大学生到商店务工。
  在店里,姬正龙不仅是老板还是学习“监督员”。在店里务工的大学生,姬正龙时刻督促他们有空就要加强学习,不能松懈。在他的督促下,成功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应往届大学生不在少数,王梅娇就是其中之一。
  “正龙大哥平时除了给我们讲红色文化,还随时督促我们学习,我觉得他不仅是一位好大哥,更像是一位好战友、好老师,和他一起工作,拿工资、学知识两不误,我最终顺利考上了公务员,真的很开心。”王梅娇说。
  当兵20余载,姬正龙在2002年荣立西藏军区某部队教导队三等功一次,2015年在西藏4.25抗震救灾工作中荣立三等功一次。赫赫战功下,磨炼的不止是姬正龙的意志,更锤炼了他不怕吃苦、勤学苦练的精神。退伍不褪色,回乡创业,姬正龙依旧斗志昂扬,“我们威宁高原兵,个个心里都憋着狠劲,‘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要想成功就得下决心、下功夫、下血本,这样,胜利才会非你莫属。”姬正龙说。
荣誉加身、载誉前行。姬正龙是这样,他的隔壁邻居赵海永亦是如此。
  自2011年入伍10余年来,赵海永在3700多米的青藏高原坚守了3800多个日日夜夜,先后4次参加了国际军事比武。在-20℃的恶劣天气环境下,赵海永奋战13个昼夜,成功登顶5642米的欧洲之巅——厄尔布鲁士主峰,将五星红旗插在欧洲之巅。
  “作为一名高原兵,‘只要拼不死,就往死里拼’,要用绿色的军装点亮青春,用坚强的意志诠释生命,这样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赵海永说。
  从农家少年到革命军人,从雪域高原到国际赛场。参军十余载,赵海永先后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五四青年奖”一次、西藏军区“十大杰出士官标兵”一次、爱军精武标兵两次、昌都市“十佳青年”一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分别荣立班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一等功一次。
  立功受奖传佳话,捷报频传喜朝阳。姬正龙、赵海永只是双龙镇凉山社区参军入伍的其中代表。凉山社区朝阳组现有40余户农户,先后有21人参军(男20人、女1人),立功受奖88人次,其中含金量极高的一、二、三等功就达15个之多,凉山社区朝阳组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功臣村”。
  “这些年,在凉山社区,我亲自送走了几百名优秀的应征青年,其中朝阳组就有20多个。”姬田文说,作为凉山社区朝阳组第一个参军的人,每年看着村里的后起之秀们立功受奖,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不止在双龙镇,作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威宁广大热血青年崇军尚武、热爱国防,一个个新时代威宁高原兵在部队立功受奖,在家乡建功立业,骄人的“立功群体”如同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数据显示,近几年,威宁涌现出邓招香、赵海永、马举卫、王应学等一批批新时代威宁高原兵“立功群体”600余人,实现连续6年立功人数超百,一个个新时代威宁高原兵扎根在新的战线上,用军人品格在各自岗位上建新功、创佳绩。
  “肯干、能干、实干,敢打、敢拼、敢上。”是刻在威宁高原兵骨子里面的词汇,“遇到困难就抢,看见红旗就扛”是高原兵写在心底的话语。生长在平均海拔2200多米的乌蒙高原,威宁应征青年拥有耐力好、速度快、能吃苦等特点,加上地方优抚安置政策的大力实施和红色文化的熏陶,有效激发了威宁广大应征青年入伍参军、戍边卫国的热情。
  “2020年来,优先接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217人、转业军官安置2人,安置率达100%。开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训493人次,发放技能培训补助金170多万元。近几年,共发放抚恤金和生活补助金1.3亿元,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020余万元。”威宁县人武部政委张勇介绍。
  近年来,威宁紧紧围绕“地方送好兵、军地育新兵、服役出精兵、征召备强兵、崇尚爱老兵、聚力用良兵”六个兵的培塑做文章,在兵员选拔、功臣培塑、军地联育、优抚优待上出实招,全力联塑共育高原好兵、强兵、精兵。
  “威宁将继续严格按照新时代威宁高原兵的‘选、育、联、待’要求,更好地激励热血青年参军报国,努力营造威宁高原兵‘尊军、崇军、爱军、拥军’的浓厚氛围,掀起‘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热潮,奋力打造新时代威宁高原兵‘立功群体’国防品牌,为实现强军梦贡献威宁力量。”威宁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武部部长富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