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4-08-27

牛棚镇: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蝶变焕新”

作者:赵庆能 岳刚 赵静 时间:2024-08-27 阅读:336


 

村支“两委”正在组织群众开院坝会。




美如画卷的牛棚镇范家田村村庄一角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近年来,牛棚镇准确把握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任务、新要求,以党建引领“细治入微”,推动基层治理“蝶变焕新”,积极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8月20日,迎着秋日的朝阳走进牛棚镇范家田村,干净整洁的道路穿村而过,道路两旁,一面面通俗易懂、形态鲜活的彩绘文化墙映入眼帘,红砖砌成的小花园镶嵌在房前屋后,勾勒出一幅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院坝会’,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这段时间我们村遇到的问题,商量解决办法。”在范家田村村委会旁的群众家门口,村党支部书记范江正组织群众召开一场商讨村级事务的“院坝会”,通过现场听、实地看、当面问、用心办,引导群众参与治理,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
  在院坝会现场,“老中青”10多名村民代表和镇、村“两委”干部围坐成一大圈,大家一言接一语,将村寨上下发展的“堵点”和振兴的“亮点”娓娓道出。村里的“寨管家”、村民范顺江也通过“院坝会”及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从建设‘三小园’以来,我们有了‘面子’,但也要有‘里子’,现在乱丢垃圾等一些不文明行为还存在,大家要相互监督。”范顺江说。
  经过商讨,大家纷纷表示自觉加入村里的“文明巡查官”“文明监督员”,齐抓共管杜绝不文明现象,让村寨在村容整洁环境美的基础上,实现乡风文明与谐美。
  “通过召开院坝会,能够广泛发动群众,让群众从基层治理的‘局外人’变成‘当家人’。”范超告诉记者,让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己管”,才能真正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范家田村紧抓“党建+网格”模式,通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织密社区服务“小网格”,收集每个区块存在的问题,建立全面、系统、合理的问题清单,引入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形成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的治理格局。
  “我们通过网格化管理,推动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让小网格推动基层大治理。”范超说。
  范家田村基层治理只是近年来牛棚镇全力推进基层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牛棚镇在基层治理中积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治理体制,汇聚基层治理“邻聚力”,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绘制党组织领导的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新图景”。
  “基层治理任重道远。我们将矢志不移地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基础性工作,健全治理体制、拓展治理格局、创新治理理念,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牛棚镇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主任李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