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明珠 再谱新篇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25-03-03 阅读:260

高原明珠 再谱新篇
——威宁自治县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记者 陈武帅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扣“六个新威宁”发展目标,持续推进“五五攻坚行动”,大力实施“六县战略”,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年,威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3.43亿元,增长4.4%,全市排第4位,交出一份稳进提质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乡村建设出新出彩
孟春时节,牛栏江畔的威宁自治县海拉镇,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蜿蜒而去,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映入眼帘,一幅美丽乡村画卷熠熠生辉。
就在前不久,由省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与市气象局、威宁气象局联合编制的《贵州省威宁自治县海拉镇“四季如秋”特色乡村生态气候资源评估报告》通过省气象学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专家组一致同意海拉镇为“四季如秋”特色乡村,并就海拉镇气候特征以及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产业发展、民俗风情等特色优势进行研讨,为海拉镇深入挖掘资源优势、助推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海拉镇从偏远落后的乡镇蜕变成宜居宜业的美丽乡镇,是威宁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4年,威宁自治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推进乡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3.69万笔;投入衔接资金6.22亿元,实施项目737个;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5296万元,实施项目27个;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47.29亿元,惠及7.46万农户;投入资金8900万元,建设产业路135公里、连心桥53座。
此外,威宁完成188个行政村“一图一表一说明”规划管控图册编制,科学推进城镇发展;全县所有集镇实现5G网络全覆盖,3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新型工业聚势成链
春节刚过,走进位于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产业园的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两条全自动化生产线火力全开,机械手和传送带运转不停,随着机械手不断翻转,一件件完整的光伏组件呈现在眼前。
“自2023年3月光伏组件一期生产线全面投产以来,产品供不应求,目前二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吸纳当地500余人就业。”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兆选说。
工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近年来,威宁立足资源禀赋大抓项目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引领集群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做强工业支撑,打造发展引擎,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威宁把新能源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力,引进贵州长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打造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年威宁综合能源实现产值18.8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1.25亿元;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109户、提供就业岗位5600余个,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打造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累计建成清洁能源项目66个,装机规模达391.95万千瓦;打造全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已建新能源装备制造年产能达6.9吉瓦、在建年产能达7.5吉瓦,光伏、风电装备制造实现全产业链集群延伸。
现代农业增产增效
1月20日早晨,薄雾还未消散,威宁自治县雪山镇谢家村返乡创业大学生谢甜已在堆满纸箱的库房忙活了好一阵。她把乡亲们送来的农产品打包后,准备开启新一轮的直播。
“欢迎大家来到苏苏(谢甜的网名)的助农直播间,你现在看到的农产品都是农户种的,自然生长,自然成熟,没有‘科技与狠活’。”简单的开场白后,观众陆续进入直播间,镜头前的谢甜情绪饱满。
两年前,为了帮助父亲销售种植的数十亩苹果,谢甜毅然返乡创业。买了一套直播设备,邀约了一个有拍摄经验的同学和几个帮忙打包的亲戚,谢甜很快组建了团队。
“两个月的时间,家里的苹果全部卖完,收入10多万元。”谢甜说。
2024年,谢甜除了给村里卖了30余万斤苹果,还帮助很多农户销售农产品。
网红直播销售农产品,折射了威宁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
2024年,威宁农业总产值达251.25亿元,全县马铃薯、蔬菜、苹果、烤烟、荞麦种植面积分别达150万亩、62万亩、15万亩、21.12万亩、15万亩;创建马铃薯、玉米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马铃薯原原种扩繁中心,年繁育原原种1.5亿粒;建成城郊保供蔬菜基地2万亩,打造蔬菜万亩规模集聚生产乡镇5个;“威宁苹果”入选“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打造“贵州高原生态牛肉”标识,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