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浩:十年坚守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作者:罗喜贵 时间:2025-04-18 阅读:194
“张书记,多亏您经常到地里指导,今年我这100多亩蔬菜长势很好,估计5月初就能收啦!”
“看着蔬菜长得这么旺盛,我和村‘两委’都打心眼里高兴,盼着你们能卖个好价钱!”?
……
阳春三月,草海镇郑家营村万下组蔬菜基地里,驻村第一书记张荣浩和村“两委”成员一边查看着蔬菜长势,一边和种植大户臧尔祥热络地交谈着。
说起威宁自治县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管委会派驻郑家营村的第一书记张荣浩,村民们都赞不绝口。自 2015 年 3 月,张荣浩踏上驻村之路,这一驻便是整整 10 年,其中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时间就长达 9 年。在郑家营村深耕细作的他,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带领这个曾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劲头不足的村庄,蹚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兴村的发展新路。
用脚步丈量民情 真心为群众纾困解难
“进了郑家营村,就是郑家营人,就得为乡亲们办点实事。” 这是张荣浩始终坚守的初心。驻村以来,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7年至2019年,他挂职草海镇党委委员、副书记,兼任郑家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分管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深感责任重大的他每天在村里来回奔波,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以及面临的困难,为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引进种植企业 引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
张荣浩深知,产业发展是村民增收、村子致富的关键。2020年脱贫攻坚决胜的关键时期,他为村里引进4家蔬菜种植企业。为实现土地连片种植,他耐心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算经济账、讲发展前景,最终成功流转土地2000余亩,实现蔬菜大规模连片种植,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更为200余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民们既能照顾好家庭,又能增加收入,日子一下子有了奔头。
2022年,张荣浩进行市场考察后,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引进2800余亩西兰花种植项目,并带动其他蔬菜种植2000余亩。从播种到病虫害防治的每个环节,他都全程把关。村民通过蔬菜产业收入、土地流转收益以及在基地务工的报酬,全村总收入高达 800 余万元。
近年来,在张荣浩的带领下,郑家营村不仅发展壮大了蔬菜产业,还大力发展万寿菊、烤烟等特色农业。“2025年,我们将继续采取以村‘两委’为主导、群众自愿的方式,引导群众种植蔬菜1500余亩、万寿菊1000余亩、烤烟300余亩,带动大家持续增收致富。”张荣浩信心满满地说。
全力改善基础设施 当好生态保护“引路人”
“刚驻村时,村里连条像样的进寨路都没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基础设施很落后。”张荣浩回忆起当时的郑家营村,心中满是感慨。郑家营村距县城和镇政府均10多公里,村庄大多与草海相连,曾经因基础设施落后、污水管网缺失,村里生活污水横流。
为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当好草海生态保护“引路人”,他和村“两委”积极主动谋划项目、向上争取资金。目前,已建成小微生态池472个、化粪池450个、堆粪棚350个,治理污水沟2000余米,维修管道1000余米,修建大型污水沉淀池4个,硬化进寨路11公里、入户路5公里,安装路灯185盏,改装便民服务大厅40余平米。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草海周边的生态治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乡亲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十年驻村路,青丝染霜华。张荣浩凭借着对村民的深厚情怀和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收获了诸多荣誉。2018年和2021年,他先后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县优秀共产党员”。但在他心中,村民们的幸福笑容远比任何荣誉都珍贵。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为郑家营村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