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4-29

岔河镇早熟马铃薯抢“鲜”上市

作者:林登珍 张茜 时间:2025-04-29 阅读:189


 

群众正在拾捡新鲜的早熟马铃薯



个大品相好的马铃薯

  本报讯(记者 林登珍 张茜) 连日来,威宁自治县岔河镇迎江村早熟马铃薯迎来采挖季,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积极采收,一颗颗深藏在“绿衣”下的马铃薯跟随锄头翻动破土而出,奏响春季丰收曲。
  4月27日,记者走进迎江村田间地头,只见村民们趁着晴朗的好天气,手持锄头、镰刀,小心翼翼地开展“割蔓、挖掘、翻滚、分捡”等作业,大家相互合作、配合默契,不一会儿,一个个圆润饱满、色泽诱人的洋芋破土而出,有序堆放在田间地垄上,现场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丰收景象。
  “我家今年栽一亩多马铃薯,昨天开始挖,现在已经挖了300斤左右,卖了四百多块钱,我们的地一年轮作三季,光是第一季种洋芋就能卖4000多块钱,效益还是可以的。”迎江村大寨组村民缪粉粉高兴地说。
  近年来,迎江村在积极推广规范化垄作,有机肥耕种等种植技术,有效提升了马铃薯产量,同时持续拓展销路,打响品牌。如今,每逢丰收季,除销售在附近村镇外,不少收购商也会直接到农户田地里进行收购销售,完全不愁销路。
  “听说迎江村的马铃薯是最早上市的,我们特地从赫章赶过来,看到这里的马铃薯个大,品相好,吃起来也很不错,现在已经买了1吨多,目前以直播的方式往外销售,反馈都很好。”从赫章特地过来的收购商姜先说。
  据了解,迎江村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牛栏江穿村而过,水利条件良好,为马铃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每年的早熟马铃薯已成为迎江村的支柱性产业,破土成“金”的马铃薯富了群众的“钱袋子”,被老百姓誉为增收致富的“金蛋蛋”“黄金条”,加之一年四季轮作的种植模式,让“农家田”变成“致富田”,更夯实了村民乡村振兴的底气和信心。
  “我们村今年种植马铃薯300亩左右,主要品种是马铃薯104和河南16号,全村有200多户农户参与零散种植,亩产4000斤以上,今年已经挖了一半,现在的市场价价格是每斤1块7,今年收成不错,可以实现每户增收一万三千块左右。”岔河镇迎江村村主任浦绍军说。
  迎江村的早熟马铃薯种植,仅仅是岔河镇众多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岔河镇将早熟马铃薯、早熟玉米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通过特色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电商化销售的模式,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目前,全镇粮食种植5.1万亩以上,其中,马铃薯种植8000亩,覆盖迎江,云沙,大洪等村,玉米3.8万亩,豆类5000亩,总产值达6500余万元。”岔河镇党委书记李飞琴说,接下来,岔河镇将秉承绿色兴农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不断孵化培育新型助农产销平台,让岔河镇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走上高质量农业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