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4-30

雪山镇:牛羊成群“畜”写新篇章

作者:罗喜贵 时间:2025-04-30 阅读:188


 

雪山镇养殖户正在自家种植的牧草地上放羊




灼甫草场上放养的羊群

  四月下旬,走进雪山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连绵起伏的草山与湛蓝如洗的天空相接,成群的牛羊或低头啃食着鲜嫩的牧草,或悠然自得地在草地上踱步,处处洋溢着畜牧养殖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雪山镇立足全镇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牧业,带领群众通过种植牧草发展牛羊养殖,激活全镇经济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50多岁的苏永德是雪山镇花立村多年的养殖户。今年,他家种植了20多亩牧草,圈舍里养着6头牛和20多只羊。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草山上,苏永德就会赶着牛羊来到牧草地。看着牛羊吃得膘肥体壮,他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以前守着这片山,不知道怎么赚钱,现在靠着牛羊养殖,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苏永德难掩喜悦,“目前育肥牛能卖到14元每斤,黑山羊每斤17元,行情好的时候,一年收入相当可观。” 靠着这门“畜”业,苏永德不仅成了村里的致富者,还带动了不少邻居加入养殖队伍。?
  在花立村,像苏永德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邻居袁大顺家今年种了15亩牧草,养了8头牛和26只黑山羊。与苏永德不同的是,袁大顺家采用了“分工合作”的养殖模式。父亲袁华每天早早地将26只黑山羊赶到自家的牧草地放养,让它们在大自然中自由觅食;袁大顺则在家里精心照顾8头牛,他将绿油油的牧草割回家,和发酵的玉米草混合,调配出营养丰富的饲料。“这些牛吃了我配的饲料,长得可壮实了,等市场价格合适,就能卖个好价钱!”正在牧草地采割牧草的袁大顺干劲十足。
  雪山镇畜牧业能有如今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近年来,为了让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雪山镇出台优惠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帮助农户建设标准化圈舍。同时与贵州高原草地试验站携手,开展牧草品种改良。科研人员扎根这片土地,经过多年试验,成功培育出黑麦草、白三叶草、鸭茅草等适合高寒地区生长的喜凉牧草。
  在灼甫示范牧场的试验田里,改良后的牧草如绿色地毯般铺展,每亩产量较天然草场提升3倍以上,粗蛋白含量更是大福提升。这种“科技+产业”的示范效应迅速辐射全镇,不少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种起了牧草,搞起了家庭牧场养殖。管仕贵便是雪山镇雪山社区收益群众之一,在他的家庭牧场里,青贮池、化粪池等设施一应俱全,20多头西门塔尔牛膘肥体壮,他满脸洋溢着笑容,乐呵呵地说:“政府补贴帮我们建牧场,还教我们科学养殖,现在一年能出栏10多头牛,毛收入20多万元。”
  如今的雪山镇,畜牧养殖早已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雪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岿介绍,目前,全镇已种植单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鸭毛草等牧草2.6万亩,牛存栏量3.12万头、羊0.28万头,牛年均出栏量5000余头、羊800余只,畜牧业年产值突破1亿元。更让人惊喜的是,生态养殖让草山重现生机,牛羊粪便还田,实现了“养畜不毁草,吃草更护草”的良性循环。
  “雪山镇平均海拔2200米,冷凉的气候与广袤的草山草坡,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雪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岿说,“这里的牧草营养丰富,特别适合牛羊生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从技术培训、疫病防治、市场销售等方面入手,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畜牧养殖真正成为全镇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雪山镇,畜牧养殖不仅是一项产业,更承载着村民们的致富梦想。如今,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牛羊等畜牧养殖越来越多,乡亲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雪山镇的畜牧养殖业,正在续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