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山镇田野村:水稻种植按下发展“快进键”
作者:祖海雪 时间:2025-06-17 阅读:128

村民忙着插秧
芒种前后,水稻栽种正当时。在炉山镇田野村,贵州草海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高标准农田稻谷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抢抓农时栽种秧苗,只见大家默契配合,分苗、插秧,随着手臂起落,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整齐挺立,在如镜的水田上铺展出生机勃勃的农耕画卷。
田野村发展水稻产业条件得天独厚:比武大河穿村而过,提供充沛水源,温热的小区气候与丰富的种植经验相得益彰。2023年,贵州草海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此实施“旱改水”项目工程,成功改造183.92亩旱田,用于稻谷、小麦等经济作物轮作,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公司采取“稻谷+麦子”的轮作模式,一年种植两季,高效利用土地。此次种植的水稻为“保两优285号”杂交水稻,具有抗病性强,米质好等特点,适宜在海拔1500至1950米的区域种植。而炉山镇田野村平均海拔1640米,正适合该稻种生长。
炉山镇田野村村民聂本端说:“我们这里很适宜水稻种植,自古以来就有水稻种植的传统,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学化、规模化种植,水稻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去年我们种出的稻谷味道就很好。”
高标准农田水稻的发展,规模虽小却也打开了田野村产业发展的新“稻”路,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插秧期,每天需要30余人同时进行,之后的田间管护和采收,也需要大量劳动力。
村民尹金秀一边忙碌一边说:“这两天天气好,我们都来基地忙着插秧,公司一天给我们80块工钱,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还是不错的。”
对于水稻产业的前景,田野村党支部书记蔡定武充满信心:“水稻种植为我们村打开了新的产业发展突破口,我们积极引进、培育良种,坚持走高标准发展之路,将有机水稻种植作为特色产业来抓,千方百计带动群众增收,助推农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