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海镇:小平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作者:沈光勇 李玉琴 时间:2025-06-24 阅读:112
(希望的田野)

接种完菌种的菌包在温室大棚内静静孕育培养

务工群众正在摆放菌包
近年来,观风海镇塘房村大力引进农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积极培育特色食用菌产业,以平菇种植为核心,通过 “合作社+基地+农户” 模式,同时依托千亩蔬菜基地,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
6月18日,塘房村平菇种植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棉籽壳、玉米芯等平菇生长所需原料已粉碎混合完毕,装载机将其送入机械装包机,务工群众熟练地将原料装入灭菌袋,圆柱形菌包顺着简易传送带整齐码放。随后,菌包堆将通过蒸汽机高温杀菌,为鲜菌生长筑牢健康防线。
贵州祥霖菌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晏祥均介绍,该基地于今年2月落地塘房村,总投资450万元,流转土地80余亩,建成100个大棚。自5月启动菌包生产和菌种培育,预计本月底完成。目前,基地每日用工量60人以上,7月初将迎来采收期。预计每个大棚平菇平均产量2万斤左右,单个大棚产值可达5万元,总产值有望突破500万元。
现场,冷却后的菌包快速运往栽种区,务工群众动作娴熟抢抓时间接种菌种。菌种接种工张童情说:“我主要负责菌种接种、培养、观察等工序,因为有经验一天能挣130元,一个月下来收入约3500元,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一举两得。”
近年来,塘房村秉持 “小蔬菜成就大产业” 的发展理念,全村目前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在销售端,当地不仅与省内外销售商建立直供渠道,还入驻电商平台,并与食品加工企业签订深加工协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我们村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种植平菇、西红柿、辣椒,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户增收。” 塘房村党支部书记赵万介绍,以合作社为纽带,全村800户3800余人参与产业发展,其中700余名脱贫群众也加入 “发展同盟”,真正实现了农业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千亩蔬菜基地一望无垠,西红柿映红“好日子”、辣椒点燃“新希望”、平菇独树一帜撑起“致富伞”,从零散种植到规模产业,塘房村正以平菇产业为引擎,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