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6-27

么站镇:“牛”气冲天奏响致富曲

作者:罗喜贵 时间:2025-06-27 阅读:113


 

原社区家庭牧场养殖户正在为牛添加草料


  本报讯(记者 罗喜贵) 盛夏时节,走进么站镇平原社区威宁晟瑞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场,100多头膘肥体健的西门塔尔牛正在悠闲地食着草料。务工群众推着草料车穿梭其中,熟练地将草料均匀地撒入槽中。
  “这些牛可都是我们的‘赚钱宝贝’。” 合作社负责人王俊书满脸自豪地介绍,合作社此前养殖的西门塔尔牛存栏量达280多头,去年5月出栏140多头,180多万元的出栏资金全部投入新一轮养殖。
  走进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80多亩玉米随风摇曳,1400余亩马铃薯绿意盎然,800余亩大白菜生机勃勃。这些农作物,一部分销往市场,剩下的成了牛群的优质草料;而牛产生的牛粪经过处理后还田,滋养着土地,实现了种养良性循环。
  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当起了周边群众的“贴心人”,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忙找销路的同时,还以每吨玉米秸秆800元、每吨玉米2200元的价格收购周边群众多余的秸秆和玉米。“有合作社兜底,我们种地养牛都踏实。”村民夏朝稳说。
  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平原社区420多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2100余头。平原社区50多岁的村民夏朝宽也是受益者之一。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夏朝宽盖起了标准化圈舍,养了10多头西门塔尔牛,去年出栏5头赚了一笔,如今圈里还有8头牛。像夏朝宽这样拥有标准化圈舍的家庭牧场养殖户,在平原社区已有320户,大家靠着养牛,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么站镇16个村(社区)肉牛存栏量达1.4万余头,牛产业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我们将继续在技术培训、疫病防治、市场销售等方面下足功夫,给全镇养殖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让肉牛养殖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么站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卯升龙说。
  从合作社到家庭牧场,从一头头牛到一个个幸福家庭,么站镇正用肉牛养殖产业,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未来,随着牛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么站镇必将“牛”气冲天,奏响更加响亮的乡村振兴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