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桃“老把式”直播干得很“抻抖”
作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 阳 时间:2025-07-01 阅读:108
(希望的田野)

方小宝和付成刚(右)直播展示“反差萌”
油桃上市,在龙场镇树舍社区,果农方小宝忙个不停。刚把装满油桃的背篓放下准备扒上两口饭,收购商韩贤兵就上了门:“老方,我要2800斤油桃,赶快帮我装上,客户等着要!”
“没问题,马上就安排。”方小宝笑着答应。
今年63岁的方小宝是社区最早种植油桃的农户之一,从1998年至今,已有27个年头。由于果树管护得好,一到上市季节,家门口的路边就停满车辆。
“老方是公认的‘老把式’,油桃品质绝对一流!”分拣装车时,连续四年上门收购的韩贤兵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午饭过后,社区党支部书记付成刚也匆忙赶来:“老方,昨天直播预告已经发出去了,今天还是要抽空播一下。”
听到要上镜,“老把式”方小宝却多了几分紧张。“要是关于油桃的事,我可以随便摆,但拍视频开直播,还是头一次。”方小宝笑得很腼腆。
让“老把式”感到“紧张”,这件事要从今年4月说起。树舍社区现有油桃4000余亩,是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为了油桃销路更广,社区“两委”把目光聚焦到网络平台上,经协商,决定让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方小宝作为“代言人”。
“老方的油桃品质好,又有技术,由他来介绍肯定‘抻抖’(方言,形容事情办得利索、圆满)!”很快,一个由镇政府工作人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组成的临时拍摄团队成立,创建“龙场老方桃园”视频号账户,定期发布短视频和开直播。
经过几个月的尝试,视频号也积累了一定的“粉丝”,不少人通过视频和直播发送的定位,来到树舍社区采摘油桃。老方还注册了“宝哥油桃”商标,快递也把站点设置到家门口。
中午,在果园林荫处,方小宝和付成刚并排坐下。随着直播开始,两人迅速进入状态。老方穿着朴素,说着方言。付成刚穿得板正,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萌”。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老方说方言能引人们对乡土文化的情感共鸣;付支书是大学生,用普通话介绍产品,能让外地的朋友听得懂。”负责掌镜的镇政府工作员王贤说。直播过程中,老方会不时摘下油桃吃上两口,方便展示油桃品质新鲜。
拍摄团队集思广益,力求做好每一个细节。老方也不闲着,为了内容丰富,也会学着拍摄一些热门话题。“有时候一个舞蹈动作,可能折腾老方几个小时,但他每次都很配合,甚至还带着老伴一起拍。”王贤说。
虽然辛苦,老方却乐在其中。“最早以前我每次要背100斤油桃走山路、赶火车,才能把油桃拉到周边城市卖。后来,路修到家门口,就摆在路边卖。现在村里修了冷库,还能在网上卖,高低也得试一试!”
老方的想法很质朴,只要油桃能卖个好价钱,大家管护好的积极性也会提高,油桃产业才能长久发展下去。
直播结束,老方依旧停不下来,和往常一样到果园四处转转,“这棵树能产100斤,旁边的小一点,能收70斤以上……”长年和果树打交道,仅凭肉眼观察,老方就能估算出大致产量。“油桃卖完后,又要剪枝、施农家肥,人工除草,一年到头都有事做。”说起管护,老方特别认真。
“你就是网红老方!”说话间,几个慕名而来的游客来走进果园,老方赶紧迎上去招呼:“随便摘,每家的油桃都很好,好吃的话多多帮忙宣传!”
“老方,你现在是扛得了锄头、玩得了直播,等你熟悉后,要带到其他人一起整起来!”说罢,付成刚和方小宝都笑了。
眼下,树舍社区油桃种植规模达4000余亩,覆盖308户农户,亩产约4000斤,每亩产值超7500元,已经成为社区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