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7-01

草海镇:大棚蔬菜“蔬”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作者:罗喜贵 李玉琴 时间:2025-07-01 阅读:112


 

务工群众在温室大棚内采摘辣椒


  本报讯(记者 罗喜贵 李玉琴) 仲夏时节,草海镇贵州鲜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温室蔬菜大棚内,一串串红彤彤的西红柿和翠绿的螺丝椒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务工群众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搬运、分拣、装袋,每日有10多吨新鲜蔬菜从这里运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市场,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一月份移栽的70亩西红柿,如今已全部成熟上市,亩产量在1万至1.2万斤左右,预计总产量能达到400吨左右,销售价格每斤在2.3至2.5元。30亩螺丝椒更是给力,采收期能持续到年底,亩产量在1.5至1.8万斤左右,每斤能卖到3.5元。”贵州鲜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易丽介绍说,基地采用无公害生态栽培模式,从选种到病虫害防治全程严格把控,确保产品品质。
  丰收的果实不仅装满了菜篮子,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基地每日吸纳80余名周边村民务工,人均日薪超100元。“在家门口上班,每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正在采摘辣椒的村民卯升彩笑得合不拢嘴。管理人员赵德荣也感慨道:“参与大棚管理每月有4000元收入,工作稳定又能为家乡发展出力,特别有成就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选品种、提升品质、拓展销路,把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产业做大做强,让它成为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金产业’,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易丽望着连片的大棚信心满怀。
  随着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和销售渠道的拓展,草海镇的优质蔬菜正跨越山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的美味佳肴,铺就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