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美国及东南亚!威宁平菇产业发展“加速跑”
作者:赵庆能 陈逍 时间:2025-07-01 阅读:110
(希望的田野)

务工群众在雄山街道寒洞社区平菇种植基地菌棒接种区接种
本报讯(记者 赵庆能 陈 逍)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威宁自治县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把平菇产业作为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重要“引擎”,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6月27日,在雪山镇凉山村林下平菇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菌棒整齐摆放,一簇簇平菇破棒而出,饱满莹润,香气袭人。十余名务工群众端着泡沫箱穿梭在菌棒间,忙碌地进行采摘、装筐,打包后由冷藏车迅速运往市场。
“从去年我就到基地务工,平常主要负责采摘平菇,计件工资每天能挣200多元。”雪山镇凉山村群众管艳娇告诉记者,以前没活干的时候,只能去周边工地打零工,既辛苦又不稳定,现在平菇基地就在家门口,生活也更有奔头。
雪山镇凉山村林下平菇种植基地由凉山村“两委”引进龙头企业建立,目前基地面积近500亩。依托基地,周边100余名群众和管艳娇一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这里海拔高、气温低,林下仿野生种出来的平菇品质优、口感好,在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市场供不应求。”基地负责人吴开友表示,自己还和一些外贸公司合作,目前基地的平菇已经出口到美国、马来西亚和缅甸。
林下平菇风生水起,设施平菇“棚”勃发展。来到位于雄山街道寒洞社区的贵州威易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平菇种植基地,1000余座银灰色大棚延展成片,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在基地保鲜库前,务工群众把一框框新鲜采摘的平菇进行清洗、搬运,然后搬入保鲜库等待外销。
“我们现在投产的有400多个大棚,平均每天出菇20吨左右,采摘期可持续到11月份。”贵州威易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平菇基地负责人易永红说,随着夏季高温来临,威宁的冷凉气候生产出来的平菇在市场上更有优势。
产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贵州威易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和基地周边群众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共享发展红利。
“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8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群众土地计划建设1220个标准化大棚生产平菇。”易永红介绍,目前大棚建设已完成1000余个,7月底建成后,可提供600至700个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菇”往“金”来,当威宁的“冷凉”遇上市场的“火热”,一朵朵小平菇扎根乌蒙山区,仿佛在等待着一声召唤,然后翻山越岭、跨船出海,托举起振兴路上富民产业梦想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