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镇:千亩烟叶采收烘烤忙
作者:罗纱 毛吉凤 时间:2025-08-15 阅读:111
(六大产业体系)
小海镇:千亩烟叶采收烘烤忙
记者 罗纱 实习生 毛吉凤

务工群众正在扎把烟叶
八月骄阳下,小海镇松棵村的连片烟田翻滚着绿浪,肥厚的烟叶泛着油润光泽,数十名工人头戴草帽钻进烟垄,只听“唰啦”脆响不绝于耳,近人高的烟叶被熟练掐断茎秆。
种植大户李世雄抹了把汗笑道:“今年烟叶长势太喜人了,苦点累点都值得!”
李世雄一大早就在自家烟田里忙个不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天采收根本忙不过来,请了二十多个人帮忙。今年种植40多亩烤烟,预计纯收入可达13万元左右。”
除了收入,更令李世雄欣喜的是新技术的应用。
田埂边,伴随着一阵“嗡嗡”的轰鸣声,一架满载烟叶的无人机轻盈而有力地垂直升起,钢索稳稳提起装填烟叶的特制网兜,以很快的速度掠过层层烟田,平稳而迅捷地朝着路边的烟叶运输车辆飞去。无人机下方吊挂的烟叶,在阳光下轻轻晃动,成为蓝天与绿野之间一道充满科技感的新风景,引得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李世雄指着自家烟田感慨到:“我们用大疆T100无人机搬运烟叶,一次能运180到200斤,比起纯人工,省力、省钱又省时,采收效率大大提高了!”
据了解,贵州进安达商贸有限公司用无人机为烟农提供运输烟叶服务,按距离、坡度计价,价格在每斤0.06-0.15元,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将深山陡坡变通途。
另一边,距烟田百米开外的集中烘烤区,50座烤房正吞吐云雾。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将刚运来的烟叶快速扎把,青黄色的烟叶被麻绳绞紧,扎成半人高的“烟把子”,然后送入烤烟房,一幅繁忙的生产景象徐徐展开。
松棵村副主任李胜圣介绍,今年全村烤烟种植面积达887亩,涉及28户烟农,其中包括4户脱贫户。“松棵村烤烟采收烘烤期从八月初持续至十月初,预计两个月内将带动务工达25200人次,发放工资总额约177.2万元。”李胜圣的话语透露出烤烟产业对当地就业的强劲拉动。
松棵村烤烟产业的蓬勃景象,正是全镇产业振兴的缩影。2025年小海镇烤烟种植面积4765亩,覆盖163户烟农。烘烤工作已于7月25日启动,烟叶收购计划于8月25日开秤。
“预计全镇烤烟总产值约2400万元,”小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绍雄说,“从种植到收购全链条预计带动1300余人务工,累计达12万人次,发放工资将突破1360万元,务工人员人均增收超万元,163户烟农户均增收有望达7.5万元。”
松棵村满载烟叶的拖拉机在田埂间往返奔忙,一缕烟香融入秋风。接下来,小海镇将持续抓好田间管理与采收烘烤环节;严格烟叶收购流程管控,保障烟农利益;大力推广绿肥种植,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