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守护记
作者:罗喜贵 孙玲婧 时间:2025-08-15 阅读:115
数据守护记
—— 威宁气象人张玉逵的一天
记者 罗喜贵 孙玲婧

张玉逵准备放飞探空气球
8月5日,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对2025年全省抢险救灾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来自威宁自治县气象局的张玉逵名列其中。
8月11日,记者走进威宁气象局,跟随国家基准气候站及探空站负责人、“全省抢险救灾表现突出个人” 称号获得者张玉逵,记录下这位高原气象人平凡而忙碌的一天。
清晨6点,天色微亮,张玉逵已抵达观测站,开始高空大气探测的前期准备。充灌探空气球时,他手法娴熟,看着气球缓缓鼓胀;浸泡电池溶液时,每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俯身检查探空基测箱和雷达时,目光专注而坚定。这些重复了无数次的流程,早已成为他肌肉记忆的一部分,为全天观测筑牢根基。
上午7点至9点,是探空数据接收处理的关键时段。张玉逵紧盯雷达屏幕上闪烁的数据,有条不紊地接收信息,逐项开展质量控制分析,确保数据精准无误后,迅速上传至省局服务器。“数据是气象工作的生命线,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带动下,团队多年保持探空数据高质量上传的优异成绩,为全省气象预报提供了坚实支撑。
9点刚过,张玉逵拿起维护工具,走向气象观测站开展设备巡检。从精密传感器到数据采集装置,他逐一排查:发现松动部件立即加固,遇到仪器异常便专注调试直至恢复正常。"威宁海拔高,设备受环境影响大,多上心才能确保数据精准。" 他一边检查,一边向年轻同事叮嘱。
10点至11点半,省局会商结束后,张玉逵马不停蹄投入预报服务工作。结合会商意见分析数据,快速完成当日天气预报、决策服务材料、烟草气象服务专报等,同时高效处理气象证明开具、数据统计等临时任务,每项工作都井然有序。
短暂午休后,他又投入加密探空工作,确保特殊时段数据的精准捕捉。
12点至17∶30,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成为工作核心。他时刻紧盯天气变化,发现异常便立即制作雨情快报、发布预警信息,同步开展决策服务。期间,他还负责气象局微信公众号内容编辑,用通俗语言向公众传递气象信息,间隙不忘打扫业务平台卫生。若遇冰雹天气,他会第一时间参与指挥民兵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全力降低灾害影响。
“极端天气来临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到岗,和我们一起研判到结束;仪器损坏时,也会第一时间赶赴维修。” 同事蔡军的评价,道出了张玉逵的担当。
18点至21点,张玉逵重复上午流程,再次完成高空大气探测工作,认真接收、处理、上传数据,直至当日主要观测任务结束。业余时间里,他还主动投身气象科研,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这平凡的一天,只是张玉逵数十年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他将心血倾注于气象事业。8月5日,他荣获 “全省抢险救灾表现突出个人” 称号。面对荣誉,他说:“这份荣誉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气象骨干,我会以更高标准投入工作,让气象服务更精准高效,为全县发展保驾护航。”
在张玉逵等气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威宁自治县气象局近年来成绩显著: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与及时性大幅提升,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群众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树立了气象服务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