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79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麻乍镇的“幸福双响炮”:助老服务上门 产业分红到手
新闻作者:文旭 陈遥 马永奎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群众领到分红

  本报讯(记者 文 旭 见习记者 陈 遥 通讯员 马永奎) 近日,麻乍镇新水村热闹非凡,“乡伴耆老计划”助老服务项目启动仪式与特色产业收益分红大会同步举行。老人们的幸福笑容与村民们手持分红款的喜悦神情交相辉映,一幅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民生画卷温暖展开。
  正午时分,新水村“巾帼”志愿服务队的12名队员分头行动,走进百岁老人李师学和九旬老人杨花二的家中。队员们一边为老人擦脸、剪指甲,一边和老人聊家常、问冷暖,屋内满是欢声笑语。“我爸爸100岁了,有时身体不舒服,去医院不方便,现在有助老员把服务送到家,不仅帮他清洁、送医,还陪他聊家常,真的非常好。” 村民袁美珍语气里满是感激。这份上门的体贴,让“尊老爱老”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关怀。
  这支服务队源于麻乍镇依托香港小母牛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乡村综合可持续发展项目资金打造的“乡伴 耆老计划”。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经党员带头、合作社动员,12名热心妇女主动加入,从乡村生活的“旁观者”变身基层治理的“参与者”。
  “很荣幸成为乡村助老员,我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服务到本村老人身上,给他们送去陪伴和关爱。”助老员高转道出全体队员的心声。为让服务精准,项目开展前组织了专业培训。“开展服务前,我们会进行专业培训,之后根据培训内容开展针对性、专业的上门服务。” 香港小母牛项目助老员督导王艳琼介绍。
  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志愿者”联动机制,服务队为老人提供 “助餐、助洁、助医、助急、助行、情绪疏导”等12项服务,联合村卫生室开展健康监测,为每位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节日探访、健康家访、心理回访。“我们将建立服务清单和帮扶台账,根据老人需求‘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乡村振兴中成为现实。” 麻乍镇人大主席袁亮说。
  助老服务的暖流尚未消散,分红大会现场已热闹起来。合作社分红大会,合作社妇女之家、耆乐学堂揭牌仪式,“耆乐 乡伴计划”助老员及小学堂校长聘书发放仪式相继举行,分红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当分红款递到村民手中时,现场掌声不断。“我去年入股10000元,分红得到1000元,明年想多入股,多挣点钱。”村民张世界攥着分红款笑道,“以前单打独斗,收益没保障,现在入股合作社抱团发展,年底有分红,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此次分红覆盖200余户村民,总额近5万元,这份“红利”离不开香港小母牛项目的支持。“有项目支持,产业发展就有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延长产业链,让村民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获得更多收益,把村集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村党支部书记高双财说。
  近年来,麻乍镇坚持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产业发展“两手抓”。依托香港小母牛项目,该镇在各村推广 “乡伴 耆老计划”,用服务为基层治理添温度;培育魔芋、蔬菜、养殖等特色产业集群,打造 “一村一品”格局,以产业活力为乡村振兴增动力。
  从助老员的照料到合作社的分红激励,从村集体产业壮大到文明村风浓厚,麻乍镇正以“治理惠民生、产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让乡村既有烟火气,更有幸福感,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