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参”金
——威宁9.2万亩党参丰收
见习记者 邹 丽 记者 赵庆能 实习生 赵晟君

王洪银(左)正在查看党参长势
深秋时节,威宁的9.2万亩党参陆续进入采挖期,各地群众扛着锄具穿梭在田间地头,锄头起落间,新鲜党参带着泥土气息破土而出,拉开了今年党参采收的序幕。
10月14日,记者来到草海镇同心村的绿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参种植基地,务工群众挥汗如雨,锄头挥动间,一条条胖墩墩的党参破土而出。务工群众赵乖巧一边麻利地扒拉出泥土里的党参,一边轻轻抖去根部多余的泥土,动作娴熟又认真。“我把家里的土地以5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给公司种党参,我自己又在党参基地务工,每天工资120元。”赵乖巧乐呵呵地说,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她很满足。
基地里,绿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洪银同样脚步不停,他时而蹲在田埂边,指导务工群众掌握科学采挖技巧,避免损伤党参根茎;时而拿起刚挖出的党参,仔细查看品相。“党参今天刚启动采收,从目前情况来看,亩产量已经突破1200斤。按照现在平均每斤12块的价格算,每亩产值能达到15000元。”王洪银难掩喜悦。
生产端热火朝天,销售端表现亮眼。为解决农户“卖参难” 的问题,绿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在位于开华街道的威宁薯城新建了中药材交易市场。如今市场虽未正式开秤,周边的党参种植户却已闻风而动,纷纷拉着刚挖的党参赶来“尝鲜”。
开华街道北镇社区的种植户李怀武,就是最早赶来的农户之一。他驾驶着三轮车,车厢里装满了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党参,经过与收购商一番讨价还价,很快就完成了称重、收款,顺利达成交易。
“我种了两三年党参,以前只能拉着党参往海拉、迤那等地跑,既费时间又耗精力。今年这里建了交易市场,在家门口就能卖参,太方便了。”李怀武笑着说。
位于薯城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占地6000余平方米,规划交易位置500余个,由绿梦农业发展公司投资经营,目前市场建设接近尾声,即将开秤。
“我们市场紧临高速路口,能有效解决中药材种植户交易远、交易难的问题,也为广大收购商提供统一的交易场所,推动威宁中药产业良性发展。”王洪银说。
近年来,威宁牢牢抓住市场机遇,积极探索党参产业发展新路径与联农带农新模式,一步步将党参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新动能。
截至目前,威宁已有党参生产种植、加工企业(合作社)38家,今年党参种植面积达9.2万亩,预计总产量将超7万吨。按照去年的市场价格计算,今年党参产值将达到23亿元,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我们将通过政策支持、市场引导、产业链条建设等措施,推动党参产业良性循环发展,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产业支持。”威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力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