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84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暴雨突袭威宁: 36名市政人员守护城市“毛细血管”
新闻作者:杜雍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汛防涝在行动)

 

工作人员冒雨清理下水道




孔德军在监控易涝点实时情况画面


  10月17日下午,乌云压城,暴雨来袭。暴雨中,当市民纷纷向室内躲避时,威宁自治县住建局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36名工作人员奔赴城区6个易涝点,以“蹲守井盖、提前布防”的行动,保障城市排水畅通,守护市民出行安全,用责任与坚守筑起一道防汛“橙色防线”。
  【16:00】乌云压城,暴雨将至
  当日16时,威宁自治县气象预警一场强降雨即将来袭。威宁自治县住建局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作群内,“请中心人员各就各位”的紧急通知迅速下达,防汛应急响应即刻启动。
  【16时许】逆风出征,36人奔赴6个易涝点
  3辆清淤疏通车引擎轰鸣,36名市政人员迎着狂风,分头赶往城区明珠大道贵州银行门口、富民路与星光路交叉口、乌撒大道新威中门口、健康路城北菜场门口、复烤厂门口、斗阁路6个关键点位。这些点位因地势、排水特点,历来是暴雨期间城市防汛的重点区域,被工作人员称为 “城市脉搏”,一旦排水不畅,极易影响市民出行与城市运转。
  【16:30】雨前布防,揭开井盖的智慧
  在暴雨正式降临前,各点位工作人员已完成“雨前布防”关键动作。“揭篦泄洪!”随着指令,工作人员熟练掀开雨水篦子与井盖。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操作并非简单的“开盖”,而是基于多年防汛经验总结的“智慧举措”:提前为即将到来的雨水开辟出口,可有效避免雨水在路面淤积,确保城市排水系统这一“毛细血管”时刻畅通,从源头减少内涝风险。
  【17:00--19:00】雨中蹲守,最动人的坚守
  大雨倾盆而下,城区降雨量逐渐增大。此时,6个易涝点的市政人员化身“人形路标”,始终坚守在打开的井盖旁。他们身披橙色反光背心,任凭雨水打湿衣物、浸透鞋袜,一边不断挥手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一边弯腰清理被落叶、杂物堵塞的排水口,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排入地下管网。
  与此同时,在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监控室内,中心主任孔德军始终紧盯监控大屏,实时切换6个易涝点的画面,密切关注各点位排水情况与人员值守状态。“斗阁路排水正常”“新威中门口需要增援”…… 电话中传来的每一条信息,都牵动着他的神经,他也第一时间根据现场情况调配力量,确保防汛工作有序推进。
  【20时许】雨势渐弱,但警惕未减
  雨势逐渐减弱,但防汛的警惕性并未降低。孔德军在工作群内再次发出指令:“这几天雨多,请大家随时待命,24小时不关机。”这位有着丰富防汛经验的市政负责人表示,威宁雨季降雨频繁,每一次暴雨都是对城市防汛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市政人员责任的检验,“只要有降雨风险,我们就必须随时准备到位”。
 
  【记者手记】
  当大多数人在暴雨中匆匆往家赶时,这群“市政橙”却逆向而行。他们用最朴素的蹲守,守护着城市的正常运行。今天,孔德军和同事们直到雨完全停止,确认各易涝点无积水、排水系统运行正常后,才收拾工具撤离。下一场暴雨来临之时,他们依然会出现在这些熟悉的易涝点上——这就是城市守护者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