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见习记者 罗 超 记者 曹静怡) 金秋时节,天朗气清。威宁梁才幼儿园创新开展“行走课程”,联合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将课堂搬进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为中班幼儿打造了一场为期2天的沉浸式农学实践体验,用沾满泥土气息的教育实践,为幼儿启蒙教育注入自然活力。
10月16日,载满师生的校车驶入中垦薯业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成片的玻璃温室大棚成为孩子们眼中的“神秘乐园”。推开温室大门,连片铺展的马铃薯“原原种”苗床映入眼帘,葱葱郁郁的嫩绿枝叶在温暖环境中舒展,激发起孩子们的探索欲,小脸上满是好奇。
活动现场,老师与家长带领孩子们分区域开展探索。在种苗培育区,讲解员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开启“马铃薯科普课”:“这是马铃薯‘原原种’种苗,就像土豆家族的‘超级小宝宝’,别看个头小,却是种出大量大土豆的关键。” 讲解员举起装有种苗的玻璃杯,透明容器中清晰可见的白色根系和舒展叶片,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生命的神奇,大家仰着小脸认真聆听,不时发出提问。随后,师生来到种苗生长区,这里的种苗已生长70余天,茎秆粗壮挺拔,茎叶层叠繁茂,长势喜人。“再过20天,等秧苗干枯,就能采收‘原原种’了。” 讲解员的介绍让孩子们对收获充满期待。
“马铃薯藏在哪里呀?”翠绿苗床间,孩子们蹲下身轻拨茎叶,追问不断。“宝贝别着急,刨开茎叶下方的基质试试。”老师温柔回应,耐心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梁才幼儿园老师孟婷介绍,此次组织幼儿参观基地,旨在让孩子们亲身经历从种植到收获的完整过程,体会生命成长的不易,学会敬畏生命、珍惜粮食,为全面成长筑牢基础。
在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挖“原原种”环节,基地工作人员现场演示采收技巧后,孩子们拿起工具动手实践,泥土沾满掌心与衣角,却挡不住探索的热情。“我挖到洋芋啦。”欢呼声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成就感被激发。
“我们将种植基地转化为自然课堂,让孩子们在采收体验中知晓马铃薯种植的艰辛,既锻炼实践能力,更树立惜粮意识。”中垦薯业电商部负责人卢宝萍介绍,下一步基地将深化“园社协作”,与更多学校联动,在更多幼儿心中播下爱自然、惜粮食的种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