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85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威宁0-3岁儿童早期养育项目稳步推进
新闻作者:赵庆能 邹丽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14874人受益
威宁0-3岁儿童早期养育项目稳步推进
记者 赵庆能 见习记者 邹 丽




在大街乡大街村慧育中心,育婴辅导员带着孩子在搭积木。


  “各位家长,宝宝现在做的是推大龙球,它能很好地锻炼宝宝的四肢协调能力……”在大街乡大街村慧育中心,数十名家长正带着孩子参加一场有趣的亲子活动,育婴辅导员们一边引导活动开展,一边向家长解释此类活动对宝宝发育的好处。
  “我的孙子参加过好几次活动,现在学会了沟通,也懂得跟其他小朋友分享,在家独立能力也越来越强。”大街村村民杨选怀抱着刚完成游戏的小孙子,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
  “我们每月组织辖区适龄儿童开展4次集体亲子活动,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推大龙球、拼图、唱歌等小游戏。”大街乡0-3岁儿童早期养育项目乡镇总督导员周庭说,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宝宝的运动协调能力,又促进亲子协作,助力宝宝快乐成长。
  亲子活动是引导孩子提高认知能力的主要方法,入户家访则是帮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重要手段。在五里岗街道祥和家园社区,育婴辅导员陈粉仙像往常一样背着装有幼儿绘本和玩具、教具的挎包来到32月龄的王诗彤家。一打开门,正在和爸爸玩游戏的彤彤就开心地扑到陈粉仙怀里。
  “老师,上次您教的拼图我学会了,今天我们是不是要学唱歌?”王诗彤仰起小脸,期待地望着陈粉仙。
  “是的呢,彤彤今天好开心呀!”陈粉仙抱着王诗彤一起复习上次家访内容,然后翻开项目研发组指定教材,通过做小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很快理解并能快速回答问题。
  看着现在活泼开朗的王诗彤,陈粉仙回忆起第一次上门家访的情景:“那时候彤彤见到陌生人很胆怯,也不愿意交流,甚至抵触。”于是陈粉仙专门针对孩子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慢慢沟通,再设计一些小游戏带着她玩,孩子逐渐变得阳光起来。
  “以前我认为的带娃就是让她吃饱、穿暖,根本没想到如何科学养育。”王诗彤的爸爸王保银回忆起曾经,满是自责。自从育婴辅导员开始上门家访,王保银便每次都参与,平时也会带着孩子做游戏。看着孩子开始主动接纳新事物,也会和其他人沟通、分享,王保银便更加主动地学习。
  “我不懂的就向辅导员们请教、在手机上学习,现在我满脑子都是科学带娃的知识。”王保银乐说,现在是新时代,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育儿太重要了。
  0岁至3岁是儿童大脑、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良好的养育环境和正确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毕节市政府合作,组织实施“毕节农村儿童发展综合示范区0-3岁儿童早期养育项目”,威宁自治县抢抓项目示范点创建契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精准干预、关爱保护”的原则,采取试点推动、逐步实施、总结推广的方式,助力构建家庭、医疗、社会协同的婴幼儿服务体系,切实推动普惠托育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威宁探索形成了‘卫健牵头、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威宁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刘俊介绍,自治县卫生健康局负责日常统筹协调,教育、发改、农业农村、妇联、民政、人社等关键部门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凝聚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项目自2021年在双龙镇开展试点以来,逐步扩大到大街、东风等13个乡镇(街道)、171个村(社区),建成投用慧育中心9个,集中开展活动467场,427名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育婴辅导员累计对14874人开展上门家访484372次。
  “婴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我们将广泛发动社会参与,推动试点工作提质扩面,普及科学养育知识,让小朋友们沐浴在阳光下健康茁壮成长。”刘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