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85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雪山镇灼乐多村: 提升村庄“颜值” 提高发展“气质”
新闻作者:祖海雪 罗纱 马芳洁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清两改两治理)


  时下的雪山镇灼乐多村,一场覆盖全域、全民参与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从村主干道到背街小巷,随处可见村民清扫垃圾、美化庭院的忙碌身影,这一场深刻的乡村“美颜”,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一幅“天蓝、地净、村美”的生态宜居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走进灼乐多村,村“两委”人员正带领全村党员、保洁员和群众,对辖区内主干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开展垃圾、杂草、杂物进行集中清理。
  “我们每天分片区进行保洁,工作时间不少于5个小时,牛粪、羊粪、白色垃圾等都在打扫,我们也向群众进行爱护环境卫生的宣传,大家共同参与。”保洁员张广江一边打扫一边说。
  灼乐多村地处雪山镇腹地,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底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村里环境卫生问题较为突出。为扭转这一局面,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今年以来,灼乐多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工作重点,多举措开展卫生整治。
  “我们主要通过宣传动员、召开院坝会和入户走访,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两清两改两治理’政策,对特殊困难户,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清理。同时建立问题台账,逐一进行整改。”灼乐多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杨萍说。
  为让“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走深走实,灼乐多村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大力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规范家禽牲畜养殖,让村庄从“整洁”向“美丽”升级。
  “平时无论怎么忙,我都要抽时间把家里打扫干净,把路段扫一下,住起来都要舒服一点。”灼乐多村村民杨凤告诉记者,以前乱堆乱放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靓丽的村庄、整洁的院坝,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很惬意。
  为让整治成效得到长效保持,灼乐多村建立了“网格化管理+门前三包”的长效机制。将全村划分为若干网格,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员,负责日常监督每家每户的环境卫生,落实群众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责任。“我们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配置保洁员,分片、分组、分户包保路段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定期巡查巩固成果。”杨萍说,后期还将将持续做好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持续巩固治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