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85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奋进五载路 蝶变谱华章
新闻作者:赵庆能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眸“十四五” 高质量发展这五年)





  开栏的话
  草海映初心,奋进启征程。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回望威宁自治县这片充满生机的高原大地,五年来的奋进征程,每一步都掷地有声,每一页都写满精彩。从田间地头的丰收图景到车间厂房的创新脉动,从城乡路网的四通八达到生态红利的持续释放,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到公共服务的日趋完善,五年深耕细作,五年砥砺奋进,每一项成就背后都凝聚着实干的力量,每一步跨越都彰显着发展的决心。
  今日起,威宁每日新闻将推出“回眸‘十四五’ 高质量发展这五年”系列报道,与您一同回望耕耘的足迹、细数收获的硕果,在回望中凝聚力量,在传承中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威宁实践的崭新篇章。


 
奋进五载路   蝶变谱华章
——威宁自治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记者 赵庆能






阳光威宁·浪漫草海(何 欢  摄)





威宁苹果(何欢 摄)




位于威宁经济开发区的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流水线上正在生产光伏组件。(何欢 摄)




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何欢 摄)





威宁新城区 (何欢 摄)


  巍巍乌蒙,层峦叠嶂。威宁蝶变,未来可期。
  2021年至2025年,时光见证奋斗步履,五年绘就壮美华章。这五年,是威宁自治县将战略指引转为发展优势的五年。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回望发展成果,前路愈发清晰明亮。
  回望来时路:稳中有进,蓄力前行。
  过去的五年,从百草坪山巅到牛栏江河谷,威宁处处涌动着奋进浪潮,镌刻着发展荣光。田间地头的产业振兴、工业绿色转型、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红利释放,“十四五”蓝图在接续奋斗中变为生动现实。
 
农业年丰仓廪实
 
  丰收季节,威宁苹果种植基地果香四溢,昔日的荒山荒坡挂满“致富果”。在贵州威宁产投生态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分选线上,苹果经过清洗、分拣、包装,出山入湾、漂洋过海。贵州贵茂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仕文表示,因市场反馈良好,今年苹果出口订单从去年的1000余吨增至2000吨。
  近年来,威宁苹果出口成绩斐然:2024年出口2374吨,出口额1176万元,占贵州水果出口总量的95%以上;2025年预计出口额达1500万元,同比增长27.55%。北纬26度至27度的独特地理环境,滋养出果大核小、汁多肉脆的威宁苹果。“威宁苹果”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连续7年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是贵州唯一上榜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苹果产业的发展,只是威宁自治县在“十四五”期间全力绘就农业新画卷的一个缩影。
  威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力铫介绍,全县按照“强牛壮马、稳粮稳菜、保果保烟”思路,谋划“5+2”产业发展布局,做大做强马铃薯、蔬菜、烤烟、苹果、养牛五大产业,做精做特威宁火腿、威宁荞麦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推进乡村振兴。
  深秋的威宁,150万余亩马铃薯采挖繁忙,20万亩蔬菜丰收正紧,15万余亩苹果枝头飘香,42万头黄牛膘肥体壮,26万亩中药材孕育希望……瓜果满园粮满仓的丰收美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工业迸发新活力
 
  威宁自治县平均海拔2200米,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居贵州之首,素有“阳光之城”“高原风谷”之称。近年来,威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风、光优势,在新能源赛道“开疆辟土”。风机林立、“蓝海”舒展,构成动人生态画卷。
  “如今,全县成功引进金元、龙源等11家企业,建设131个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达91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省第一。”威宁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马迅介绍。
  上游项目建设风生水起,下游装备制造成“形”起“势”。
  进入“十四五”以来,威宁自治县立足资源优势,以“大开”思维促“大合”之局,加快布局新赛道,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塑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推动工业绿色转型,“链”式崛起,为全面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在位于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的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光伏组件生产线全速开动,一块块光伏组件产品经自动玻璃上料、高速智能串焊等工序后,一块完整的N型光伏组件便呈现在眼前,经过出厂检测后,迅速运往各地。
  “从2023年1月建成投产以来,我们的两条生产线一直处于满产状态,N型光伏组件供不应求。”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李富成介绍,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生产450万千瓦光伏组件投放市场,总产值超过36亿元。
  一道长通新能源的跨越发展,是威宁通过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的以“新”谋篇、逐“质”前行的成果体现。
  2022年3月,威宁把新能源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主力军,成功引进贵州长通集团为“链主”,通过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引进优质能源开发投资商和配套零部件制造商,共同打造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
  同时,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聚焦资源经济、产业经济,先后推出涉及先进制造产业、绿色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招商项目,以此发展新产业、凝聚新动能,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展现绿色装备制造“链”式发展的强大魅力。
  “目前,威宁已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6家,累计完成投资超过6.3亿元。已建和在建的光伏、风电、储能设备制造年产能突破13.3吉瓦,2025年产值预计突破15亿元。”马迅表示,待在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威宁新能源装备制造年产值有望突破38亿元。
  综合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支柱产业崛起的同时,以煤炭、新型建材为主的传统产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也如火如荼。“十四五”期间,威宁工业发展经历了爬坡过坎的攻坚期、转型升级的机遇期、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呈现出增速平稳、质效提升、结构趋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正阔步迈向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截至目前,威宁共有在库工业企业497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工业在库项目71个,完成投资21.11亿元,主导产业和培育产业占比突破93.46%;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户、省级创新型企业16户、新兴企业8户、国家级绿色工厂1户,“2+2+2”工业发展格局逐步构建,生态高效、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的特色工业体系不断健全。
 
教育发展硕果盈枝
 
  2025年9月,威宁自治县第二中学实现整体搬迁。新校区教学楼崭新、教室明亮、教学设备齐全、配套设施完善,极大改善了师生学习生活环境。
  “十四五”期间,威宁通过新建、改扩建及学校搬迁等措施,新建威宁民族中学、威宁十中等,扩建威宁八中,搬迁毕节市第三实验高中、威宁二中,强力推进教育领域硬件、软件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五年间,威宁新增学位35995个,全县小学入学率99.85%、初中入学率97.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教育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838所学校,308170名学子接受教育,18350名教师辛勤耕耘。威宁教育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的完整教育链,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医疗设施不断健全
 
  “十四五”期间,威宁聚焦群众就医难点、痛点、堵点,在龙场镇、黑石头镇等乡镇实施“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目前,我们在龙场、黑石头、迤那等乡镇实施‘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运营中按照‘县级带中心、中心带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威宁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刘俊介绍,目前威宁已初步构建“县级公立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一般卫生院—村卫生室”梯次带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以更优质的技术服务,更温馨的态度,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了病、看得好病”。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5家,医疗卫生技术人员8818人,床位数8313张。医疗设施不断健全,医技水平持续提高,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以上,全面实现“一站式”直接结算。160多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底色”持续擦亮,“幸福成色”不断提高。
 
“十四五”的全面蝶变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威宁这座高原小城慢慢蜕变成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城市,也初步形成“产城互动、城乡融合、生态宜居、和谐共生”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目前,威宁城区建成区面积34.9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近3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52万余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幸福新家园焕发蓬勃生机。
  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依托全县419万亩优质森林资源,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新路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70万亩,激发林业发展新活力,不断挖掘培育“森林粮库、钱库”,形成林菌、林药、林蜂、林禽、林粮、林果为主的立体发展格局,持续释放生态红利,生态颜值与产业价值实现“双花并蒂”,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
  天堑变通途。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既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更是民生发展的“纽带”。威宁深入推进交通大会战战略,投资18.16亿元的威宁机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3条过境铁路里程达169.25公里;6条高速公路建成或纳入规划。以1个机场、3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为骨架,1.2万余公里国道、省道为支撑,县、乡公路为脉络,镇际路、通村路、产业路、旅游路、扶贫路为连线的立体交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一张外联内畅、通山达海、服务民生、助推崛起的大交通网络正在呈现。
  坚定未来路:蓝图绘就,聚力启航。
  春华秋实,硕果盈枝。“十四五”收官在即,威宁发展步履铿锵、行稳致远。
  如今的乌蒙大地,新质生产力“春”潮涌动、农业发展如火如荼、工业“筋骨”不断强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近五年来夯实的产业基础、优化的营商环境、激活的发展动能、凝聚的人心力量,为威宁迈向“十五五”提供了充足底气。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改革潮起,击鼓催征。威宁将感恩奋进再出发,以动能强劲、担当实干、锐意进取的崭新面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浪潮中奋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