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在“幸福食光”就餐
10月30日中午,在雄山街道平山社区的福康馨区老年食堂内饭菜飘香,60余位白发老人陆续步入窗明几净的餐厅,食堂工作人员正忙着为老人们盛饭打菜。
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72岁的老人管正祥笑得合不拢嘴:“三菜一汤,只要1块钱,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太方便了。”
平山社区福康馨区作为威宁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之一,常住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600余人,他们当中很多年纪较大,行动不便,采购食材困难,一日三餐成了生活中的一大困扰。
为切实解决老人们的“吃饭难”问题,雄山街道平山社区依托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的支持,由威宁自治县民政局组织、威宁县聚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体实施的“幸福食光”老人助餐项目于10月20日正式启动。
威宁自治县聚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陈玲介绍,“幸福食光”项目主要面向社区内60岁以上的特困、低保、独居及高龄老人,每周一至周五提供午餐服务。
“前来就餐的老人象征性支付的1元钱,主要为了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和尊重感。”陈玲表示,食堂精选新鲜食材,注重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每周菜谱不重样,让老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刚吃完午饭的朱大民老人放下碗筷,满足地说道:“要是自己煮饭,1元钱只能买几根小葱。这样的好事全靠党的好政策,才有我们老年人今天的幸福生活。”
解决了老人们“吃饭难”的问题,“幸福食光”项目还延伸提供日常陪伴、老年健康公益课堂及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多元化服务,构建综合性社区养老体系,全方位回应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
午餐后,社工们还带领老人做保健操,讲解健康知识,活动室变成文化交流和情感慰藉的场所,老人们可以在此下棋、看书、做手工艺品、闲话家常。
当天中午1时,威宁自治县第八小学的孩子们也来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歌舞节目,稚嫩的歌声与纯真的笑脸赢得了阵阵掌声,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除此之外,聚益社工服务中心还为老人们举行集体生日活动,孩子们为过生日的老人戴上生日帽,一起切蛋糕、唱生日歌,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一蔬一饭,皆是民生;一食一饮,俱是温情。“一元午餐”温暖晚年“幸福食光”,老人们的笑脸成为社区最温暖的风景。小餐桌盛着的不仅是热气蒸腾的饭菜,更是聚焦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的“民生大事”,呈现出威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