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精准扶贫调研组到威宁开展专题调研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6-08-30 阅读:205
本报讯(记者 李玉荣) 8月27日,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区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曹立率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讲师高惺惟,中央党校博士芦千文、候胜东、田时雨等组成的中央党校精准扶贫调研组,到威宁专题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市委党校试验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德虎、副主任林科军,自治县人民政府民副县长朱云川等陪同调研。
上午,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迤那镇五星村,考察了该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和建档立卡情况。该村精准扶贫“四看法”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调研组来到迤那镇万亩苹果种植基地,听取了基地发展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三变”带来的发展变化。
下午,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榕千亩食用菌生产基地、草海镇卯关村三膜早熟马铃薯基地,实地了解草海综合治理、生态保护情况;雪榕千亩食用菌基地生产运营和三膜马铃薯基地种植、销售等相关情况。
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组一行从江家湾码头深入草海核心区域,实地考察了草海生态湿地保护情况。一路上,调研组一边听取草海保护工作情况汇报,一边详细了解了草海水质、植被、气候、物产资源及草海鸟类迁徙等情况。
在雪榕千亩食用菌生产基地,调研组深入大棚,实地查看食用菌生长情况,详细听取企业有关负责人的发展情况汇报,仔细询问了企业生产运行、管理、就业岗位、员工待遇等。
在草海镇卯关村三膜早熟马铃薯基地,调研组听取了基地情况介绍,具体了解了基地的运作情况,并深入大棚内实地查看了长势良好的胡萝卜。
调研组指出,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发展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伟大举措。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从实地调研和听取汇报情况看,威宁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精准识别“四看法”,不但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更有推广的普遍价值。威宁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 “三变”模式发展建立的种植基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起到了关键作用,是产业脱贫一批的重要抓手,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提炼,相信对威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威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生态保护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是威宁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生动体现,值得肯定和推广,对此次中央党校精准扶贫调研组的专题调研提供了实践的范本、鲜活的例子。
草海管委会、县政府办、迤那镇等相关单位、部门和乡镇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