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发展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作者:朱俊 时间:2016-09-01 阅读:250
本报讯(通讯员 朱俊)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威宁立足县情实际,紧紧抓住国家惠农支农政策契机,采取政策鼓励、资金扶持、培训推动,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实现小康目标为抓手,全面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因地制宜,大力实施“11153”工程,即:优质种薯100万亩、高山冷凉蔬菜100万亩、经果林100万亩(其中苹果50万亩、核桃50万亩)、中药材50万亩、烤烟30万亩、牛羊等大牲畜130万头(只)。
2016年,全县到村到户项目覆盖全县39个乡镇(街道),在产业发展中,成立了县、乡(镇、街道)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各部门高度重视,结合农民产业发展情况,实行领导干部包片,技术人员包村等多种形式实施产业发展,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发放相关技术宣传资料,县委政府领导多次深入产业发展基地加强监督指导,确保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威宁成功引进了中农发马铃薯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1亿元)、德青源金鸡养殖项目(投资3.63亿元)、海升密植苹果种植项目(投资1.5亿元)、“黔韵紫海”香草农业旅游项目(投资1亿元),总投资达17.13亿元。完成1.5万亩原种基地、8.13万亩一级种基地、32.5万亩二级良种基地建设及1万亩三膜覆盖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基地建设。目前正着手开展“威宁苹果”、“威宁苦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农业园区经济效益初显成效,总产值达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示范带动6万多户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