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五个到户”推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祖文韬 时间:2016-09-02 阅读:205
本报讯(记者 祖文韬) 今年以来,威宁围绕决战贫困、加速发展、同步小康工作目标,全面开展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坚持建设为民、改善民生,坚持发动群众、多方参与,采取“五个到户”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改变农民精神面貌,拓展农民视野,提高农村文明水平,全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资金直补到户。在中央、省、市补助资金还未到位的情况下,威宁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对工程项目资金采取“专户管理、县级报账、封闭运行、直补到户”的管理模式实施“一卡通”资金发放,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政府兜底到户。对既没有经济来源,又缺乏劳动力的极危极贫户,采取政府兜底方式,户均补助5万元,实施土坯房特困户改造。同时,由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一对一”进行帮扶到户,为极危极贫户无偿提供技术指导、联系农村信用低息贷款等服务。
责任包保到户。建立县、乡、村责任包保工作机制,对农村土坯房抗震改造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实行责任包保,采取“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措施包保到户。
技术指导到户。对创建工作实行“周报进度、月调度、季考核”和“排名通报”制度,自上而下形成联动考核机制。把指导“贵州民居”建设技术施工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作为重点,做到技术指导到户,督查考核到户。
产业配套到户。按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普及型6条、小康型12条、示范型15条创建标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帮助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产业发展布局,扶持农户发展种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帮助群众寻找致富新路子,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截至目前,威宁三年来共投入资金7.9亿元实现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3666户,解决33万余人安全住房问题;按照黔西北民居风格,投入资金5.3亿元,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新建、改造“黔西北民居”7.6万户,惠及群众30余万人;新修通乡油路525公里、通村公路3657公里、通村油路1471公里、农村串户路1463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一半以上村通油路,村民出行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