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09-20

威宁自治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二)

作者: 时间:2016-09-20 阅读:163


 人才工作系列政策解读》》》
威宁自治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二)

  三、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开发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威宁试点”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到2020年,培养、引进一批在工业化生产、信息、农业科技和农林牧附加产业发展、经贸、旅游、现代物流、国际商务、生态保护、能源资源开发等经济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一批在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一批在水利水保、建筑规划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总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主要举措: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本土培养规划,制定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调整优化人才纵深发展平台。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依托省地帮扶,大规模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根据我县发展规划,制定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的倾斜政策。继续实施“六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重点领域相关部门人才开发协调机制。
  (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以乡科级以上党政领导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好、实践能力及执行力强的党政人才,确保威宁自治县在新阶段开创新局面,展示新面貌。到2015年, 全县党政人才队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5%,2020年达到80%,努力做到党政人才规模适度、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担当起领导、推动“威宁试点”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
  主要举措:以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通过科学、规范、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健全领导干部选任制、委任制、任期制、聘任制。加大党政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探索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任用方式,促进人才脱颖而出。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公开考录制度,关键岗位和特殊职位面向省内外公开招聘,大力推进公务员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建立重要职位跨部门、跨行业轮岗交流制度。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和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党政人才战略储备。完善考试录用制度和选调制度,健全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制度。进一步完善轮岗交流、考核奖惩和淘汰退出机制。拓宽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渠道,重点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重培养、选拔并合理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根据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及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依托企业、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2020年,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2万人,重点培养、引进30名高层、150名中层经营管理人才,40周岁以下人才比重达到 70 %以上;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重达到60%以上。
  主要举措:大力推行公开招聘、市场选聘等方式选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健全企业管理者的聘任制。建立企业经营人才管理库,引进一批科技创新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依托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强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一支熟悉市场运作、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3、专业技术人才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达到 3万人以上,高级职称人才的比重有较大辐度增加。各领域兼顾,培养5名左右从事科研和成果转化的高层次科技创新杰出人才、20名左右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建立2个以上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带领的杰出科技创新团队;建成1支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带领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发展速度和规模效益以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居于省内同行前列的企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从县外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10名以上。加强我县支柱产业人才集群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举措:重点引进、培养、稳定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科技研发团队。大力支持省管专家、地区突出贡献人才奖获得者、地管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行署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的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探索多渠道选拔培养本土人才、多形式引进县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新路子。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锻炼和培养本土高层次科技人才。制定系统、全面的高层次人才奖励政策,稳定和激励高层次人才队伍,优化高层次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工作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拓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渠道和培养形式,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加大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探索建立“威宁自治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资金体系”,建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吸引人才和智力的激励、保障机制。探索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全面实施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动态管理。创新人才服务体制,保障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干事创业。加强以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和高新技术人员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县外有关专业学术考察和培训,在其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学术交流、评先推优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努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4、技能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适应威宁自治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趋势,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扩大技能人才覆盖面,逐步形成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到2020年,全县技能人才达2万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10%以上,高级技师所占比例达到5%以上,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主要举措:按照“国家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贵州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的要求,合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搞好技能人才开发。办好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发挥各方面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的作用,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表彰制度,推荐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参加省政府特殊津贴评选,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到2020年,确保“绿色证书”培训达到2万人,培训青年农民1.5万人,农村实用技术普及培训达到80万人次,使8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农民都能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努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人员素质。抓好农村经纪人人才开发,逐步形成一支引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经纪人人才队伍。切实抓好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创业的技能。2015年,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增加到7万人,2020年增加到15万人。分阶段选拔培养900名带动型农村实用人才,重点选拔700名典型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主要举措: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科教下乡、各类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职业学校培训等主渠道作用,广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整合现有培训项目,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实施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加快培养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兴业。加强农村发展急需的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服务、评价、职称评聘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宣传和表彰,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