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09-20

迤那镇脱贫攻坚显成效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6-09-20 阅读:179


   本报讯(记者 沈光勇) 近年来,迤那镇借力各级各部门的倾情帮扶,紧扣发展聚合力,脱贫攻坚抓活力,夯实基层组织堡垒,创新党建扶贫措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夯实扶贫攻坚“战斗堡垒”。着力建强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在选优配强16个村支部书记的基础上,选派15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聘请本地户籍10名市县干部和6名企业商人担任名誉支书、组建15支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547名干部帮助村民谋发展,找思路、解困难。采取“4321”结对帮扶模式,组织710人次党员干部和32名致富带头人与1057户进行结对帮扶,500致富带头人带动408户1860人群众增收致富,人均增收1000多元。
  占领扶贫攻坚“制胜高地”。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扶贫攻坚“制胜高地”,把党支部建立到产业链上,创建了农村经济组织合作社联发展模式,形成了“镇党委+党工委+党支部+党员+农户”的工作运转机制和“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镇发展中药材产业1.35万亩,苹果产业1.81万亩、烤烟产业2.48万亩。
  打造扶贫攻坚“一线先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和“周末党校”培训阵地培训乡村干部、带富能手、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15000多人次,让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掌握扶贫工作方法、提升帮扶能力,主每户贫困群众切实掌握一门一上致富技能。创建“四看法”贫困户识别机制、“三业并举”发展机制全省推广。
  打好扶贫攻坚“组合拳”。坚持创新发展的扶贫方式,组建“三支队伍”完善贫困识别机制,通过“五看”看真贫,切实解决“为谁扶贫”的问题;提高扶贫精准度,“三支队伍”扶真贫切实解决“谁去扶贫”的问题;通过因户施策重落实,“六个到村到户”真扶贫,切实解决“怎么扶贫”的问题。
  通过“五看法”识别出贫困户1610户5533人,采取1+1、1+N和“4321”结对帮扶模式,2014年以来选派710人次党员干部和32名致富带头人与1057户4350名贫困对象进行结对帮扶。
  据了解,该镇在中央、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倾情帮促下,凝干群发展之心、聚集团帮扶之力,合力推动跨越发展,共组织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基层基础等发展项目749个,完成投资13.1亿元。
  截至目前,该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快速积累和壮大,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加强。
  据悉,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3063元上升到7886元,比2010年增加4823元;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3000户9845人下降到940户2433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40元,比2010年增长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