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09-21

威宁再谱军民鱼水情

作者:李欢 时间:2016-09-21 阅读:420


 威宁再谱军民鱼水情
本报记者 李欢 


人武部组织民兵参加抗击城区内涝


人武部组织民兵抗击火灾



一直以来,“拥政爱民”都是威宁人武部秉持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威宁人武部始终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驻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民兵作用作为回报组织、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一如既往,一心为民,构建和谐军民关系,再谱军民鱼水情。

 抢险救灾显身手 
 
  “多亏你们了,要不然我们不知道要多损失多少,这罕见的雨水,真的把我们吓坏了,你们来了,我们就踏实了”,城北菜市场的马老板和民兵转移被淹货物时,嘴里连连感谢。
  2014年 8月9日晚,威宁城区短时强降雨,降水量达到120mm,罕见的强降雨致使城区部分公路、街道、小区及农贸市场形成大面积积水,出现严重的内涝。
  “我部在接到县委、政府请求救援的电话后,于零晨2点30分出发,组织干部、职工及民兵人员共70余人对部分内涝地段进行救援。”当时参加抢险救灾的人武部干事刘清起回忆说。
  到达受灾地点后,民兵们不顾辛劳,迅速转移公路两旁商铺被淹物资,逐家检查和断开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发生,接着组织民兵疏通市内公路下水通道30多个,一直到天亮。
  经过数小时的救援,威宁内涝基本消除。
  这只是威宁人武部参与抢险救灾大显身手的一个缩影。
 
 扶贫帮困用真情 
 
  “老乡,这是我们给你们买的猪仔,等过年了就有大肥猪宰了”。
  “感谢你们!感谢你们!”。
  手里牵着“嗷嗷”的猪仔,贫困户们一边道谢,一边揉了揉泛红的眼圈。
  看着老乡们高兴地牵走猪仔,人武部干部职工的心里暖洋洋的。
  自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人武部发挥部队驻地帮扶精神,先后对板底乡19户贫困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进行了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0.85万余元。并先后组织对板底乡30户贫困人家投资3万元,为每户购买猪崽1头、化肥2袋进行了扶贫帮困。
  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人武部还对五里岗街道和平村进行结对扶贫,组织干部职工对33户贫困户进行了遍访,建立了贫困户个人资料档案,对遍访中较贫困的28户投资2万元,各购买小猪1头,进行了具体帮扶。
  在遍访中,人武部看到和平村卫生条件差的实际现状后,组织干部职工及民兵进行了以“扶贫帮困.你我同行”为主题的捐款活动,捐资4600元为和平村修建垃圾池2个。
  今年,人武部对五里岗梨银村28家贫困户、7名贫困学生、1所贫困小学进行帮扶。在前期调查后,人武部协调教育局为梨银村小学配备老师1名,计划为该小学绿化硬化300平方米校区地面;正在筹划从养殖或种植方面对28户贫困户进行具体帮扶。同时还组织为帮扶的贫困学生进行捐款。
  今年来,县人武部协调毕节军分区、县政府、海拉乡政府等单位筹集资金30万元,为海拉乡王发坤烈士遗孀李金花修建255平方米新房,计划再为其购买部分家具,预计10月份搬迁入住。
 
 绿色家园献力量 
 
  身着迷彩服,手提钢锹,挥汗如雨,这是在威宁荒山绿化中常常看到的身影。
  无论是草海北坡,还是在五里岗荒山头,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细雨绵绵,在威宁荒山绿化工作中,我们总能够看到民兵参加到植树造林的队伍中。
  仅2015年,人武部出动民兵应急骨干分队380人次,分别到六桥、海边、草海、金钟等乡镇(街道)进行了植树造林,共植树850亩,种植竹柳、塔柏、华山松等树种,同时指导乡镇(街道)组织民兵12.44万人次,植树面积达33.33万亩。
 
 尽职尽责保平安 
 
  多年来,县人武部针对威宁冬季冷冻天气,均会出动民兵配合县交通运输局到高速公路、县乡公路进行破冰除雪行动。仅去年春运期间,人武部出动民兵700余人次,奋战40天,配合县公安局到草海火车站执勤。
  “国无防不稳,民无兵不安”。威宁人武部在完成自身训练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民兵维稳分队的作用,积极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在维护一方平安中发挥了拳头作用。   
  每逢节日或重大活动,我们总能在火车站、客车站等人口密集场所看到民兵巡逻的身影,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他们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