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09-22

半日闲

作者:萧萧 时间:2016-09-22 阅读:261


   中秋临近了,医院的主治医师要回江西老家过中秋节,爹自己办了出院手术,打电话要我送他回老家过节。我未挽留爹,让妻烧几个菜,陪他吃了一顿饭,就送他回老家去了。我知道,在老家,爹可以陪娘过一个简单的中秋节,也可以心无挂念地休息上半天。
  记忆中,爹的一辈子,总是忙碌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只有在中秋节这一天,才闲上半日。
  爹年轻时,学得一手木工手艺,在哈喇河小有名气,请的人多,娘也在政府工作,日子过得还行。在爷爷奶奶的影响下,晚婚的他们在七年间连生了四个子女,因为超生,娘的工作丢了,只能打点家务。仅靠爹的手艺,已经养不活一家六口人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开荒。爹放下木工,一个冬天就在老火厂开垦出三块荒地,第二年,爹又在下河砍开荆棘,开垦出一坡的沃土。
  从此,爹开始了他忙碌的一生。
  每天早晨七点,爹就被娘叫醒,穿上黑褂褂,提着一根绳子,上山去了。到九点左右,背着一大捆柴回来,简单吃几口饭,和娘背着一壶开水和十多个土豆,赶着猪牛,带着我们又上山去了。中午在山上烧洋芋吃,直到月亮挂上树梢,才又背着一大捆柴回家了。
  农忙季节,无论刮风下雨,爹都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生活。农闲季节,爹也不会闲着,九月收完庄稼,爹就赶着牛,花半个月时间将地耕完,尔后整理好自己的木箱,带着我四处帮人做家具,做嫁妆。
  一年之中,有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我一直认为,在节日期间爹应该会闲下来,休息休息。但节日中的爹依然是那么忙碌,春节要将苫在房子上的瓦翻一遍,清明要和伯伯叔叔到二十公里外的得胜坡给祖先上坟。只有中秋节这天,爹才会闲上半日:太阳晒到草垛子了,他就拿出他年轻时手抄的《三国演义》、《柳荫记》,靠在草垛子上轻声朗读。可一到下午,他又提着绳子和斧头上山去了。
  我们都上学后,爹更加忙碌了。一个“六一”儿童节,闸塘小学为六个班前三名共计十八名学生颁发奖状,站在领奖台上的就有我们四姊妹。看见我们成绩好,爹更加拼命地挣钱,在种植庄稼、做木工之余,又设法栽苗圃、种党参……希望能赚取更多的钱给我们交书学杂费。
  看到爹如此忙碌,我们都很心疼,最大的期望就是中秋节快点到来,爹就可以休息上半天,可惜,中秋节一年只有一天。那时我总是想,要是一个月能过一次中秋节,那该多好啊!
  记得初三毕业填中考志愿那天,爹穿着黄胶鞋、黑褂褂,冒着雨来到学校,把我叫到宿舍,简单表达希望我报考威宁师范的愿望,倔强的我依旧填下了高中,爹也未反对,默默地吸了一支烟,站起来猫着腰就消失在雨中。
  多年以后,每当我回想起这一幕,总忍不住落泪。要知道,那时我爹已经是一个五十五岁的老人了,而我是他的长子。忙碌了一辈子的他,或许已经累了,只是在子女的面前,他依旧挺着腰,努力奔波着。
  我大学毕业,倔强地去了香港文汇报社。工作仅一个月,娘就来电说爹病倒了,我没有太在意。几个月后,娘又来电,哭着说爹腰板都挺不直了,怕是出大问题了。我这才惊觉起来,赶忙请假回家。
  刚走进家门,门上的蜘蛛网就网住了我的头,我一下子怔住了,要知道我才一米七六,爹一米八一,爹的腰是弯到了怎样的地步了!当我见到爹时,头发花白的他弯着腰坐在火炉边,脸颊红肿,似一个八十岁的老人。他见到我,简单地说:“回来了。”我的眼泪哗啦就流出来了。
  随后我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带爹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爹患上了多种病,包括肺气肿、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支气管炎、前列腺炎等,其中肺气肿、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已经到了中晚期。这消息对我来说,如晴天霹雳,一个撑起一个家的硬汉,怎么会一下子就患上这么多的病?
  今年七月,爹的病情又恶化起来。八月,我带着爹去解放军昆明总医院,特意挂了邹培专家的号,邹培专家告诉我,爹的病已有二十多年,已无法治愈了。我的心一下子就坠入深渊,在我读书那些年,爹早就病了,他早就期望天天都过中秋节了,只是为了儿女们,他依然挺着腰。
  终于等到孩子们毕业了,可以每一天都过中秋节了,一身的病魔又缠上来。这些年,爹不是在家里端着中药罐罐,就是在医院打着点滴,不是在小城打着刀针,就是在六盘水的手术台上……
  这个中秋快到了,爹也想念他的半日闲,想远离吊瓶、药粒、银针、刀针……安安静静地在老家过一个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