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09-26

山村发展领头雁

作者:何欢 周祖贵 时间:2016-09-26 阅读:193


 山村发展领头雁
——记云贵乡云贵村党支部书记肖安霖
记者 何 欢 通讯员 周祖贵

  十多年前,地处威宁西北部的云贵乡云贵村,生产靠人背马驮,生活靠救助,吃水靠雨水,交通靠步行,读书无学校,人均纯收入不到千元,是当时出了名的贫困村。
  而如今,云贵村家家门前通了硬化路,户户用上自来水,烤烟种植等特色产业富了农民,孩子上学无忧,群众生活红火,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上万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云贵村的发展带头人——云贵村党支部书记先肖安霖。
 
“有了肖支书,脱贫有希望”
 
  今年44岁的肖安霖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任云贵乡云贵村党支部书记。任村支书十四年来,他心系全村发展,情系群众安居,把主要经历全部放在云贵村的发展上。
  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子。面对贫穷落后的云贵村,肖安霖无数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调研,走村串户,召开群众思想动员大会,向贫穷宣战,坚定群众的发展信心,决心摘除云贵村的“贫困帽子”。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任村支书以来,肖安霖把云贵村的通组、通地、通山、通户路都作了路网规划,向上级有关部门和乡政府争取资金,带头贯通路网;带领全村村民在耕地中挖山塘、在房屋前后修水窖,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问题。
  “看着肖支书带头干,我们也都跟着干。”村民严中全说,村里的很多路和水窖,都是肖支书带着村民们一锄一锄挖出来的。
  截至2015年,云贵村100%农户用上了生产用水和人畜安全饮水,100%农户通了生产用电和照明用电,100%农户通了水泥硬化路,全村100%的耕地、林地、农户通路。有2个村民组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当地群众赞叹:“昔日阴风惨惨,今日灯光闪闪”。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2003年,在肖安霖超前地提出了云贵村“十年发展规划”,即“短抓烟、中抓果、长抓林”的长远发展规划,每年按季节规划“春季卖蔬果、夏季卖烤烟、秋季卖干果、冬季卖劳力”,科学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可持续发展。2016年,全村群众种植烤烟3760多亩,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500多元。
  “有了肖支书,脱贫有希望”。曾经是低保户的村民王富强家,在肖安霖的带领下,发展烤烟种植,如今已经彻底脱贫。
 
“有了肖支书,日子更红火”
 
  这几年,肖安霖被市、县两级多次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云贵村党支部因此也多次被市、县两级评为小康村,云贵村支部多次获得“五好党支部”和“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与荣誉相比,肖安霖更重视云贵村今后的发展。肖安霖说:“我还要更加努力,多为乡亲们办点实事,让云贵村家家户户都能富裕起来”。
  对于今后的云贵村的发展,肖安霖心中早有规划和打算。今后五年,全村将按照精准脱贫和同步小康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发展和壮大特色产业,巩固好群众致富最快、最直接的烤烟种植。依靠洛泽河打造好沿河经济,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低海拔、高气温等自然优势,抓好桃子、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和淡水养殖。同时规划和发展好提子、刺梨种植,帮助群众不同渠道增收致富。
  在社会民生事业方面,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提高高中和中职学生入学率。提高群众劳动力基本素质,力争让每个劳动力掌握一门技能,提高群众创业致富能力。加强和改善民生、落实民生工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参合率和参保率均达100%,协调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全村功能完善的村级卫生室,确保全村人民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下一步,还将利用“云贵红军桥市级红色教育基地”,抓好云贵村乡村旅游。创建一个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园,争取个体工商户注册达10个以上,专业合作社注册达3个以上,扩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只要有肖支书带领我们发展,全村老百姓日子一定会比一天红火,越来越有希望。”云贵村村民严中全对肖安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