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09-26

麻乍土酒

作者:顾少利 时间:2016-09-26 阅读:352


   某夜凌晨一点半,失眠,玩玩微信,看到同事L在这个时候发了条说说在朋友圈:“令狐大哥独坐树下,一口饮尽半壶麻乍土酒,苦想自己和小师妹认识这么久,又为人正直、有担当,还身怀独孤九剑的绝世武功,为什么小师妹偏偏不喜欢他?”写得幽默又惆怅,却能看出举杯浇愁愁更愁。
  所谓麻乍土酒就是取自马摆大山山泉水用这里最乡土的方式酿制而成,色金黄,味烈。袁宏道的《觞政》中说:“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色如金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醨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
  如此看来,从色泽上说,麻乍土酒应为贤,虽是农家小酿,没有名字,没有包装,没有自己的品牌,却也是爱酒之人花尽心思所酿制,香气优雅,回味绵长,庄稼人干了一天的活,回到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喝上一口麻乍土酒,疲劳可消了大半。他们对幸福诠释不过如此。在这样的小镇上品这样的农家土酒,别有一番滋味。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酒有着特殊的地位,古往今来,红事白事离不开酒,送别饯行的离不开酒,寄托情思离不开酒,月下抒怀离不开酒,时逢佳节离不开酒,朋友相聚离不开酒,高兴了想喝酒,失意时借酒解忧。
  人生如酒,或风或雨、或醉或醒,酸甜苦辣尽在杯中,饮过之后留余香。酒之于男人,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的气魄与洒脱。酒之于女人,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惆怅和妩媚。可见酒是我们的知己好友,喝酒误事,不是酒的错,酒本身并不坏,问题在于饮酒之人,在于喝酒的方式和喝酒的度。备下许多下酒菜,和一群熟悉的、不熟悉的人踏凳划拳,喝得杯盘狼藉,酩酊大醉,是下乘喝法。一盘豆腐干,一盘花生米,邀三五好友把酒言欢是中乘喝法。温一壶热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喝法。
  麻乍土酒可品,因其醇厚,我们读唐诗宋词就知道,很多诗词都是以惆怅下酒而作,可见,喝酒不是件容易的事,得有奔雷的气势。“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诏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若饮了一壶好酒,倒头就睡或吵吵嚷嚷,岂不辜负了酒?酒者,一个人喝是一种享受,几个人对饮是相知的快乐。酒之道,在于品者之性,其味在人。常听人说:“今以茶代酒。”却常被同桌喝酒之人阻止。这有何不可呢?酒中有茶茶中酒,茶中有酒酒中茶,你又怎知这是茶还是酒?品酒如品生活,酒的度如人生的度在于糊涂,举杯只为杯中酒,微微醉上眉梢头,留一半清醒一半醉。
  当然麻乍土酒亦是可以醉人,因其度数,但“醉人不外花共酒,花是丽人酒是愁。”“年年老去欢情少,处处看来感事深。时到仇家非爱酒,醉时心胜醒时心。”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向来买醉的缘由,不外如是。饮一口麻乍土酒,酸甜苦辣刺鼻烧喉。胜败荣辱,前尘往事皆能化作一缕轻烟,随风。
  饮酒的日子总是美好的,秋日的黄昏,虽没有花间小酌的雅致,没有雪夜梅前煮酒的温软,却也秋意绵绵,是把酒赏月最好的季节,想在这座落于山坳里的小镇阁楼上,温一壶月光下酒,举杯,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