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遍石门坎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6-09-29 阅读:284
春风吹遍石门坎
——石门乡创新党建机制激活农村经济一池春水
记者 陈武帅

石门乡年丰村新建村活动室

石门乡年丰村新建村活动室
如何激活农村经济一池春水?
石门乡以乡村两级党组织创新管理体制做出回答。近年来,石门乡依靠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带动群众抱团发展,做到村事村管、民事民办,创建平安和谐村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探索出党建扶贫发展的新途径。
管理模式:“村两委+自管委+十户一体”促和谐
走进石门乡女姑村,一排排靓丽的新农村房屋映入眼帘,一条条干净的街道,宽敞舒适的庭院,让人赏心悦目。
女姑村和谐的民风,蓬勃的发展来源于“村两委+自管委+十户一体”三级自治管理模式的成功运行。
对三级自治管理模式,女姑村张广举深有体会,“十户一体”中心户户主的他不仅要带领大家致富,还是矛盾纠纷化解的调解员,环境卫生的监督员。
目前,石门乡“村两委+自管委+十户一体”的管理模式,在生产生活方面遇到困难,一般小事就在“十户一体”内解决、急事在“自管委”内解决、难事在村委会解决,实现了产业发展意愿在“十户一体”上征集、产业发展资源在“自管委”上集中、产业发展项目在专业合作组织上捆绑、产业发展规模在村民委员会统筹下壮大的目标。
据县委党建办工作人员介绍,三级自治体系打破了地域、行业、身份等限制,拓宽选人渠道和范围,选优配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全面提升村民委员会在推进村级三级自治组织体系创建工作中主体作用。
女姑村驻村干部马春洪说,自从组建“村两委+自管委+十户一体”三级自治管理体系以来,村里群众之间越来越和谐了,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目前村里已经发展了30余个“十户一体”组织,既可以发展产业,也可以维护社会治安、管理公共环境卫生。
据悉,所谓“十户一体”联管理就是10户左右居住相邻、产业发展一致的农户捆绑成一个管理主体,实行卫生联保、公益联合、诚信联建、治安联防、新风联育。
目前,石门乡“村两委+自管委+十户一体”管理模式已整乡推进,覆盖全乡5000多户20000多人,并对每户实行挂牌编号管理。
发展模式:“村两委+合作社+十户一体”联产业
石门乡女姑村村民邓书林觉得养牛是一个好门路,于是打起了养牛的如意“算盘”。作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特惠户”,邓书林获得5万元三年期、无担保的农户小额扶贫贷款,买了3头新品种乳牛,加上以前喂养的2头,现在一共喂养了5头牛。
5头牛太少不成规模,“单打独斗”毕竟势单力薄,于是邓书林和其他“十户一体”的村民成立合作社,共同发展养殖业,已养殖牛数十头。
目前,在村委会的领导下,由“自管委”组织实施,按其意愿自行抱团组成一个产业发展体,整合土地、资金、人力、技能入股或领办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养殖、特色种植、交通运输、建筑家装、电子商务等产业,实现产业共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十户一体”联产业,形成了“强户带弱户,富户帮穷户”的抱团脱贫机制,让修房子、美寨子、增票子、出学子、强身子的“五子登科,精准小康”的目标早日实现。
抱团发展:“三变改革”强村富民
“我们中药材基地的发展,感谢三变改革带来的红利。”石门乡高潮村中草药种植基地负责人舒应波说。
高潮村中草药种植基地是石门乡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品种多、销路广、贫困农户参与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该中药材基地按照“三变”改革模式,创新扶贫带动方法,以产业发展为引领,进一步争强内生动力。高潮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公司、农户和村集体按6∶3∶1比例分红,目前已有12个村,实行村村抱团发展。
熊万军是石门乡新民村村支书,是带领村民种植马铃薯的负责人之一。
几个月来,他天天忙得脚不沾灰,带着村里的马铃薯“十户一体”产业组合在一起种植马铃薯致富。
今年,石门乡引进中农发集团建立5100亩种薯基地,群众除了保底分红、务工收入以外,公司、农户和村集体按6∶3∶1比例分红,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中农发集团的引进,增强了石门乡集团经济的活力,许多村民以土地作为股金,在公司打工每月有数千元的工资。
目前,石门乡借力招商引资,盘活本土特色资源,以生态畜牧示范园、现代蔬菜示范园、马铃薯种植示范园、现代烟草种植示范园、中药材种植示范园五大产业园区托起了产业发展的宏大格局,实现了农业“接二连三”,为群众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年底,石门乡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8080元,4447户1852人将如期脱贫,三个贫困村将出列。”石门乡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