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09-29

打工仔的华丽转身

作者:黄骄 时间:2016-09-29 阅读:202


 打工仔的华丽转身
——记炉山镇茶园村致富带头人李大兵
通讯员 黄 骄

  34岁,有的人还在寻觅努力的方向,有的人却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李大兵就是炉山镇茶园村的佼佼者。
  他干过泥水工、跑过运输、经过商,走南闯北,尝试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失败的洗礼。17年来,只有初中文凭的李大兵从一个小小打工仔摇身变成了一个百万老板。他的“转身”虽然华丽,但其中的艰辛和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家境困难,他初中辍学外出打工
 
  1999年,年仅17岁的李大兵初中毕业后,因为家里穷,不得已辍学外出打工。由于年龄小、文化低,李大兵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做泥水工。有时还得抽空去工地加班不但钱挣的少,而且每天的重体力活也让小小年纪的李大兵累得腰酸背疼。
  李大兵说:“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时,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晚上7点过才下班,一个月才挣800左右块钱,有时候做一天活下来,脸和手臂都被太阳晒脱皮。”
  2001年,老实勤劳的李大兵得到工程老板的信任后,在工地上学习开车。
  2003年,凭着过硬的车技的李大兵迫不及待地想开创自己的事业,他离开了工地,花了7万多块钱,买了一辆货车到云南等地跑运输。
  2009年,国家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后,李大兵又回到家乡将多年来打工积攒的积蓄,在当地承包“一事一议”民生工程做。在这期间,李大兵一边承包工程做,一边探索创业项目。
 
敢想敢干,他返乡创业当老板
 
  2014年,一次偶然的聚会让李大兵回到家乡发展土酒产业。
  李大兵说:“2014年,我和朋友在贵阳聚会时,他们说,威宁的包谷酒味道纯正浓香、口感好特别好喝。”
  听完朋友一席话后,李大兵在心里盘算着,酿制包谷酒自己有这个条件,并且平时自家酿制的酒在当地也很受欢迎。
  2015年,经过多方打听和对市场的了解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李大兵投资了200多万元,借助当地颇具名气的“海舍湖”旅游景点为他的土酒命名,注册了“海舍湖酒业有限公司”的商标,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酒厂基地。目前,该公司每天生产土酒200余斤,主要销往厦门、浙江、六盘水等地。
  李大兵说“我们公司酿制的酒,根本不用担心销路,我担心的是酿造不出酒来,特别是在冬季,土酒常常供不应求,商家纷纷提前定购。” 
  据李大兵介绍,他酿造的土酒味道纯正浓香、口感好、回味无穷,这除了跟他高超的酿酒技术有关之外,还与当地的海拔高度、水质和原料有关。炉山土酒使用山中的泉水经过多层沙石过虑,水质较好,所使用的原料是当地的玉米和荞麦,使用的酒药是当地土酒药,加上祖传的酿酒技术,酿造出的土酒是纯粮食制作,口感极佳。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储存海舍湖土酒9吨,价值80余万元。
 
致富能手,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在致富的同时,李大兵没有忘记村里的乡亲,他认为自己的使命不只是一个人发家致富,而是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才是最终的目的。
  李大兵说:“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发挥好一名党员的职责,下一步,我将把我所有酿酒技艺传授给村里的青年人,带动他们在家门口就业,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截止目前,在李大兵的带动下,炉山镇现有土酒厂作坊20余家,带动当地村民就业80余人。
  茶园村村主任张文艺说:“李大兵不仅带领村民发展土酒产业,去年他还拿出3万多块钱给村民们修通了4公里通组路。今年,他积极配合村两委,向炉山镇党委政府争取了一个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300米通组路硬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