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威宁自治县委第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 与会人员积极参与分组讨论
作者:高胜利 李欢 李玉荣 沈光勇 罗喜贵 卯龙艳 马召凤 严国燕 张亚勋 时间:2016-09-30 阅读:227
本报讯(记者 高胜利 李欢 李玉荣 沈光勇 罗喜贵 卯龙艳 马召凤 实习生 严国燕 张亚勋 ) 9月29日,市委常委、自治县委书记肖发君,县几大班子领导刘青松、禄俊、郑建旭、禄云、耿忠仁、杨云娥等及全体与会人员积极参与分组讨论,紧紧围绕肖发君所作的题为《全力打造教育改革发展升级版 加快推动威宁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的讲话和《中共威宁自治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讨论稿)》,就威宁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第一讨论组:
刘青松参加讨论时指出,目前威宁教育事业正处在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讲话和《决定》结合全县教育实际,在关键时期提出了关键性战略,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全县发展教育的关键性战略措施,为教育发展勾画了蓝图。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威宁正处于决战贫困、脱贫攻坚、经济发展、同步小康关键时期,《报告》全面准备地概括了威宁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解析了全县教育面临的问题,定位了威宁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县委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对存在的问题找得准,对未来的发展定位符合实际,对教育工作措施得力,为全力打造教育改革发展升级版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讨论组:
禄俊参加讨论时指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是威宁实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重要举措。讲话和《决定》体现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一心为民的思想。今后威宁要注重学校规划建设,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鼓励私立学校建设,从“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全面提升威宁的教育发展。各相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要认真抓好落实,关心全县教育发展,全力推进威宁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抓好威宁今后的教育,补齐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谋划好今后的教育发展,做好教育强县的相关工作。
第三讨论组:
禄云参加讨论时指出,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
禄云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推进威宁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转变;要不折不扣、全力以赴地贯彻落实好县委作出的重大决定;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县委的重大发展战略部署家喻户晓;要科学决策强基础,科学规划,统筹布局;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把好进门关,同时要加大后续培训工作,强化师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加大办学投入力度,出台激励机制,绩效考核要更加科学。
与会人员一致表示,一定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强力推进推进威宁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转变,为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讨论组:
与会人员围绕讲话和《决定》,提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工作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用心用情谈观点提想法。
与会人员建议,政府、教育系统应加强教师的管理,出台有效的运作机制,消出乡镇与乡镇的差异。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切块到乡镇统筹,特别是农村教学点要合理规划布局,杜绝空壳学校出现,要认真抓好抓实,抓出办学特色,创新理念。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大力鼓励民办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做人的行为规范和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动嘴能力。要解决教师激励机制,关注学生入学与毕业的成绩对比,形成学生与教师的鼓励双轨制。课改要突破固有模式,具有创新精神,抓住培养学习兴趣这一核心,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责任心。
第五讨论组: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讲话和《决定》立足威宁实际,突出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与会人员建议,由于当前全县高中教育入学压力大,推进高中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应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奖惩力度、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等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希望相关部门重视。他们还建议在全县办一所一流的示范性高中,集中优势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引领全县高中教育迅速发展。
第六讨论组: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扶贫先扶智,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万代,是关乎社会稳定繁荣,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现在是制约威宁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完善乡镇中小学校园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根本,招考应严格把关教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会后一定学习领悟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工作,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七讨论组: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讲话和《决定》从威宁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威宁教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定位准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与会人员建议,针对目前威宁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问题,应建立有效的机制留住偏远地区教师队伍。针对部分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应该采用“回炉再造”的方法加强培训之后再返回教师队伍教书育人。
与会人员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讲话内容、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发展路径,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促进威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推动威宁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记者 马召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