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0-09

再见不散(一)

作者:清欢 时间:2016-10-09 阅读:412


  我出生在一个治安基本靠狗的年代,每户人家都养着一条狗,甚至两条。记忆里每天上学放学要横穿整个村庄,幽深狭长的巷子,在出其不意的地方,匍匐隐蔽着大大小小的狗。这些狗大多不咬人,但吓人,一听到脚步声,本来趴着喘粗气的,打盹的,一下子集体出动,杂乱无章的从柴火堆,厕所里,路边草丛或者槽门后面窜出来,不远不近追着送我,整个村子狗声喧天,直到我抖着小腿心惊胆战冲进家门。
  这种炼狱般的盛况持续了足足一年,直到我收养了大黄。
  大黄是一条正宗的狼狗,第一次见到它,脏兮兮满身是伤,一路连滚带爬进了我家槽门,显然这是一条无家可归的弃狗,在来我家之前,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残酷的拒绝和驱赶,才会如此的狼狈不堪和伤痕累累。
  我三叔说打出去打出去,人都吃不饱,哪有闲饭养狗。
  关键时刻,我奶奶顺溜的背了句这辈子我认为最好的俗话,留下了它,这才有了我和大黄后来的故事。
  我奶奶说:俗话说得好啊,猪来穷,狗来富,留下它吧。
  算起来,我比这狗,没大几岁,它来我们家的时候两三岁的样子,而我清晰记得,来那天,刚好是我六岁生日。
  我年纪小个子矮,站直了,比狗高,一躺下,居然没狗长。我三叔经常调侃,说喂给我吃的饭白吃了,光吃不长个,还不如喂狗。
  我父母在外地,把我寄放在三叔家里,我是寄养的小孩,大黄是捡来的狗,同样寄人篱下的境况让我们惺惺相惜,很快,我和大黄建立了荣辱与共,进退并肩的深厚感情。
  大黄长得很快,没多久就出落得健硕威武,凭借毋庸置疑的实力成了村里的狗老大,它一出声,后面就立刻跟上来七八条狗,唯大黄狗首是瞻。它这些温顺的随从,以前大都穷凶恶极地欺负过我,现在却全都听命于我,我内心无比自豪而且没来由的欢欣。于是,村子里每天都会上演壮观的一幕:六岁的我,趾高气扬扛着一根竹竿,后面依次跟着大黄以及一众鸡零狗碎,队伍庞大,浩浩荡荡呼啸着穿村而过,烟尘四起,只等我到家门口,一声令下,众狗才悻悻地四散离去。
  小时候的我,留着两条齐腰长辫子,大黄没到我家来之前,这辫子一直是村里那群捣蛋鬼的玩具,常趁我不备从背后冷不丁扯一下辫子,然后一哄而散。我为此怒火中烧又无能为力,而现在,我可以举着两条辫子大声得意的主动挑衅那帮小坏蛋:来啊,王长毛,来啊,李小犬,来呀来呀,揪我辫子啊。我喊一声,大黄瞪圆两眼气势如虹的跟着狂吼几声,那些坏小子就吓得屁滚尿流地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