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0-10

潘洪:一个村官和他的村庄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6-10-10 阅读:276


   时下,盐仓镇二堡村秋意渐浓,漫山遍野的华山松依然挺立葱茏,蜿蜒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村庄,靓丽的贵州民居格外抢眼,二堡村第一书记潘洪在辣椒种植基地和村民共话农桑。
  二堡村虽然是个毗邻县城的村庄,却一直是个贫困村寨,只因驻村干部潘虹的帮扶而开始点滴改变……
 
走村入户摸“家底”
 
  今年3月,在威宁中等职业学校当了二十年临床医学教师的潘洪主动申请驻村,成了威宁314名驻村第一书记当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从事了多年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潘洪,除了之前在盐仓镇卫生院有一年的支医工作经历外,他没有其他的基层工作经验,作为村“第一书记”的他深感责任重大。
  如何当好“第一书记”?潘洪决定,先从摸清二堡村的“家底”着手。
  于是,潘洪打起背包住进村里,每天走家串户,奔走在田间地头,摸家底、谋发展。农忙时,潘洪就在田间地头找农户拉家常,用了整整1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6个组,白天走访,晚上整理资料。在潘虹的民情日记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他对二堡村的满满深情。
  “14平方公里的二堡村,耕地面积仅 1980亩,辖6个村民组共406户 2046人,目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140户593人。村里常年缺水,虽然大部分农户拉通了自来水,但部分农户还只能靠小水窖来解决日常人畜饮用水。”说起二堡村,潘虹如数家珍。
  正是因为这些前期摸底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所以在今年6月开展对精准扶贫贫困户进行再识别工作时,二堡村率先在盐仓镇16个村精准完成任务。
  “驽马十驾助跑,笨鸟终能高飞。”潘洪在驻村日志扉页写下这样一句话自勉。
 
精心准备上党课
 
  村民要发展,思想是关键,潘洪觉得只有提高村民思想素养,发展才能后劲十足。
  结合村情,潘洪决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全村26名党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
  为了上好党课,潘洪反复修改了七八遍教案,最后确定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写的《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94岁的张道干老人一生寻找自己的战友,一生都想回到党组织的怀抱这两个案例和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和全体党员们交流关于共产党员的信仰这个主题,稿子的题目就叫《我的信仰,我们的信仰》。
  通过这堂党课,潘洪和其他26名党员的心更贴近了,今年已经73岁的离任老支书李世才激动地说:“二堡村要发展,只有我们党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带领全村人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才能举众人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潘洪的帮助下,我们二堡村今年新建了小水窖105个,通组路7140米,硬化串户路和院坝5000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堡村村干部罗升云如是说。
 
一心为民谋发展
 
  驻村伊始,潘洪就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他生产生活上的一些难题,用“真心”帮助村民,用“行动”感动群众,
  二堡村活动室紧挨着该村的小学,潘洪每天路过学校,看到操场上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奔跑的身影,就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潘洪多方筹措资金,为学校208名小学生购买了208套校服、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捐赠了600余册图书为该校建立了一个图书室。
  当潘洪看见孩子们身着整齐的校服,在学校操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时,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
  在进村入户中,潘洪了解到村民夏朝顺家无儿无女,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潘洪就经常去看望这位老人,给老人送米送油,还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常识教老人调养身体。
  村民夏锦忠想发展蔬菜种植,潘洪积极帮他出谋划策,如今种植了50亩蔬菜,辣椒、莲花白、大白菜……夏锦忠的蔬菜基地一年可种三季,现在每天忙着收获辣椒卖到威宁县城。
  “种一亩蔬菜收入可达5000余元,比种苞谷洋芋划算多了。”夏锦忠乐呵呵地说。
  村民冯建发和曹贵才是二堡村的养殖大户,目前养殖黑山羊160余只和60余只,为了壮大规模,潘虹积极帮助他们申请成立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
  驻村半年来,潘洪逐渐对二堡村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潘洪到盐仓镇街上办事,发现镇上开了几家农村淘宝。他就想,二堡村离县城仅二十余公里,以后等威宁的飞机场修好了,利用这个交通优势,二堡村完全可以发展农村电商产业。  
  说干就干,潘洪于是从原单位申请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给村里接通了互联网,自己出钱请村民出去考察学习,目前二堡村农村淘宝店已初具 。
  “将二堡村乃至整个盐仓镇和周边乡镇的土特产卖出去,所得收益部分留存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我们不一定能生产那些赚钱的农作物,但我们可以在其他村或是其他镇里找到最好的生态农产品卖出去。”潘洪满怀憧憬地说。
 


潘洪(右)为五保户老人夏朝顺送去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