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内功 服务“三农”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6-10-11 阅读:219
苦练内功 服务“三农”
——威宁打造“全省全国一张网”建设农村电商综述
本报记者 沈光勇
长期以来,生产与流通的错配、农民与市场的错位,重生产,轻流通,导致产销脱节,农村经济常常陷入“薯贱伤农”、“菜贱伤农”、“猪贱伤农”的尴尬处境。
如何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是威宁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贵农网农村电商搭建物流桥梁就是其中一招。
一年来,威宁通过贵农网直击威宁农村电商“没有品牌、不会包装、缺乏物流、讲不好故事、找不到市场”五大痛点,抓住三大重点,完善“电商精准营销、精准扶贫”模式,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截止目前,通过“贵农网”抓农村电子商务,威宁已累计为合作社销售农产品3113.6万元。
◆◆贵农网电商推动“威货出山”
农村电商为威宁“威货出山”注入了新动力。
2015年,威宁被省供销社列为贵农网农村电商建设试点县,半年建成贵农网威宁电商服务运营中心及乡村电商服务站140个,启动运营近一年,实现合作社农产品网上销售3113.6万元。
抓电商孵化,提高合作社电商水平。威宁电商服务运营中心专门设置合作社电商孵化基地,入住了22家不同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威宁电商公司从电商理念、产品摄影、包装设计、故事描述、店铺装修五大环节进行电商孵化,把“好货”打造成“网货”,送给大城市的“吃货”。
通过辐射效应,使辖区内农民合作社的电子商务水平得以大普及、大提高,带领农民敢“触电”、会上网,“好货”变成网货,“好女不愁嫁”,好产品找到市场变成了一件轻松的事。
威宁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离县城100公里以上的乡政府有11个,最远的145公里。担心物流让许多想进农村电商的主体望而却步,贵农网从别人不愿做的地方先干起来,自建物流体系跑通“两个最后一公里”。
目前,威宁电商已规划7条物流线路,购置10辆物流配送车,建设1000平方米的物流分拣中心,1300立方米的冷链配送中心,贵农网产品下乡按时快捷送达,已累计收派送包裹10.15万件。
整合线下物流快递资源,建立50个代发代收点,组织140个电商服务站以加盟形式组建60个贵农网乡村物流分发点,“分层集散,分级转运”,激活了最基层的物流细胞,活跃了末梢神经,充分利用农村“熟人社会”优势,通过“自提”、“顺带”等方式,使“最后一公里”难题迎刃而解。
给网货下乡车辆找到“回头货”,县城25万人口的消费拉动成为新的增长点,分别在县城7个农贸市场自建贵农网果蔬直供配送站,回城车把合作社的马铃薯、蔬菜、农产品直接送进市场,让市民感受到了从“地块一步到市场,看得见的新鲜”。
马铃薯新薯上市期间,仅今年就给县城农贸市场“捎带”了1100吨早熟马铃薯。“回头货”冲减了物流成本,增加了物流效益,农货进城“最先一公里”难题就这样解决。
通过四个月的电商孵化,组织农产品上网销售,让威宁党参、威宁芸豆、威宁苦荞、威宁火腿等农产品在贵农网上实现农产品销售3113.6万元,真正助农增收致富。
海拉管氏特色中药材合作社的“威宁党参”交易已达近600万元,交易额排名全县第一,合作社主任管仕七两次到北京参加了央视7套“聚焦品牌”节目,扩大了威宁农产品的品牌和知名度。四江源种养殖合作社的“威宁芸豆”实现网上交易223万元,排名第二。两家合作社还通过第三方将“威宁党参”、“威宁芸豆”销往西欧、中东及东南亚国家。
核桃加工企业“威宁鹤乡果”进入贵农网后,在威宁组织的两次促销活动中,实现核桃乳销售量1.36万件。目前该公司已调整营销战略,邀请威宁电商公司全权代理多个区域的产品经销业务。
双威火腿公司是一家新建成投产的威宁火腿系列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贵农网中秋促销活动就实现了108万元的销售收入。
◆◆农村电商+供销社“三位一体”助力脱贫攻坚
随着贵州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的不断深入推进,威宁学着用望远镜看趋势,用放大镜找市场。通过实施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贵农网农村电商+“三位一体”模式,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流通体制机制创新,初步找到一条有效破解产业粗放,流通不畅,信息滞后等难题的新路子,供销社服务三农,精准营销助农增收,脱贫攻坚的作用愈来愈大。
依托扎根农村和网点遍布的优势,依靠贵农网不断延伸网络,不到一年,新组建了8个“三位一体”基层供销社,发起设立了10个社员股金服务机构,共吸纳调、剂股金近1亿元,领办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2.1万户10.15万人农民入社就业。其中直接组织合作社电商孵化,直接带动9399户3.76万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致富。
36家合作社引导贫困户通过以土地流转、入股、打工、收益再入股等形式入社,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发展模式,精准发力,精准营销,精准脱贫。
在迤那镇,贵农网电商成为“三位一体”基层供销社的重要依托,具有引领能力的征程、利民等几家合作社依托贵农网农村电子商务,新组建迤那镇供销合作社。几家合作社用不到一年时间,农村日用品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供应农村生产生活用煤7610吨、共吸纳调剂社员股金642万元。
带动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让资产、资金、技术相互融合形成的“生产合作”更加紧密;入社农民还通过聚集闲散资金,组建社员股金服务社,开展农村互助合作金融形成的“信用合作”更加紧密。供销社“三位一体”依托贵农网电商将马铃薯、鸡蛋、各种蔬菜、特色农产品进行精准营销,对入社的农民精准脱贫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供销社通过发展与农民合作社的横向纵向联合,把生产职能与流通职能融为一体,通过电子商务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把调整农业结构这篇文章放到市场上去做,做到市场要什么农民就种什么,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减少盲目性,精准生产,精准销售,避免了“薯贱伤农”,“菜贱伤农”,“猪贱伤农”的尴尬。
“互联网+供销社”是农村电商重点,而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原本就是供销社的“老本行”。“农村电商+供销社”走“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子,给“老本行”增添了新引擎,成为真正意义的精准营销,精准扶贫。
贵农网以供销社为依托,通过市场化手段运作,整合了农村电商、金融、保险、物流、便民综合服务等模式,撬动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在县乡村建立的电商服务站已经成区域性的为农服务小综合体,这是最适合供销社的农村电商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供销社新一轮综合改革。
同时,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群众,贵农网与贵阳银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后,威宁140个贵农网电商服务站同步配套贵阳银行农村金融服务业务,累计为当地群众办理存款、取款、转账、话费代缴、机票车票代购服务及刷卡消费服务各种金融服务金额达到8817.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