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实现市场主体三年翻一番及注册资本翻两番
作者:文博 曾友美 时间:2016-10-12 阅读:170
本报讯(通讯员 文博 曾友美) 近日,据县市场监管局2016年第三季度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显示,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41333户、注册资本总量达189.36亿元,与2013年第三季度全县市场主体总量20491户、注册资本总量41.35亿元相比,市场主体翻了一番,注册资本翻了两番。
据了解,市场主体与注册资本的增长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自2014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威宁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注册资本由实缴变认缴。此前公司注册资本采用实缴制,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验资报告才可以办理公司,改革后不需要验资报告(除国务院保留的27项以外),只需股东之间相互约定出资金额及出资时间即可,为企业节约了办理验资报告的费用,让很多小企业把钱用在刀刃上,使企业能够得到良好发展。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后,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改革,很多前置项目改为后置项目。以前办理营业执照需先办理相关前置许可,现在除了国务院保留的34项前置许可(如危险品经营许可证)之外,都可以先办理营业执照再办理相关许可。如开理发店,以前需要先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才能办理营业执照,现在可以先办理营业执照,再去卫计局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节约了企业办理执照的时间,大量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
此外,积极推进企业信息跨部门互联共享和公示,简化优化证照办理流程。自2015年10月1日实行“三证合一”至现今“五证合一”, 五个证只需在市场监管局“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各部门强化信息互联互通,市场主体在办理相关登记注册时,只需要填写“一张表格”,向市场监管部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就能拿到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必再往返于其他部门之间,改变了此前成立公司需验资、办理前置许可后在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等繁琐程序,使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