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0-14

让群众好就业 让企业好招工

作者:何欢 严国燕 时间:2016-10-14 阅读:150


 让群众好就业 让企业好招工
——威宁经开区促进企业用工、群众就业工作侧记
记者 何 欢 实习生 严国燕


  近年来,威宁经济开发区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便利,建好配套设施,吸引了一批优强企业在威宁经济开发区落户。目前,威宁经济开发区累计入驻企业79家,投产61家,为13000多威宁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很多威宁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致富的梦想,很多入驻企业也尝到了威宁劳动力资源富足的甜头。
 
圆群众就业致富梦
 
  几年前,五里岗街道棒木村村民赵粉一家7亩多土地,被建设威宁经济开发区全部征收,让赵粉一家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不过这让她“因祸得福”,赵粉一下子就从农民变成了工人,在园区的威宁金足鞋业有限公司打工,她每天不再被风吹日晒,每月就能收入3000多元。
  “在家门口上班,工作也比种地轻松,不但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来自五里岗街道的村民管庆芬说。从金足鞋业投入生产3年多以来,管庆芬就在厂里打工,如今已是厂里的老员工,每月工资接近4000元。
  如今,仅在金足鞋业,像赵粉和管庆芬一样,从农民变成工人的有400余人。金足鞋业老总杨远才介绍说:他们的收入从最初的1000多元到现在的3000元以上,有1万多的,有七八千的,三四千的,最低也能拿到1800元,公司包吃住,自入驻经开区以来,为当地解决了600位农民就近就业。
  2015年1月入驻威宁经开区的威宁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发展,一、二期共吸纳园区周边800多人就业,95%的员工为威宁本地群众,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在2300元至3500元之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人均工资达5000元以上,这在威宁企业的薪资待遇中处于较高水平。目前,公司在草海镇卯关村建起1000多亩的菌种大棚基地,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随着威宁经济开发区的逐步发展壮大,入驻企业逐步增多,特别是金足鞋业、贵妹鞋业、威宁雪榕食用菌产业园、服务外包及呼叫产业发展项目等几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相继入驻和投产,为威宁本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陕桥街道赵山村的90后小伙杨光红往年在广东东莞进厂,去年回老家过年,看到经开区也可以打工,小伙便选择留在家乡进厂,每月收入超过在沿海的务工收入。杨光红说,在五里岗企业打工,主要贪图离家近,回家方便,逢年过节时,不再劳累奔波。
 
助企业解决招工难
 
  今年6月入驻威宁经开区的贵妹鞋业公司总投资7亿元,目前已建成的两条女式皮鞋生产线,用工需求量达到四五百人,但招工难依然让企业负责人感到头疼。
  “由于信息不对称、不畅通等因素,经开区企业就业岗位虽多,但企业很难招到工人”。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园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另一方面帮扶群众找到就业岗位,在家门口打工就业。
  威宁经开区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等有利时机,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刊播招工信息,在乡镇集市、火车站、客运站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同时与威宁中等技术职业学校、贵州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时为园区企业输送合格员工。
  另外,针对园区企业用工群体总体文化素质不高和技术技能欠缺这一现状,威宁经开区与贵州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县人社局、总工会和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对接,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培训资金和师资力量,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使相关企业员工的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先后为金足鞋业、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等企业培训员工1540人次,同时输送员工到福建石狮信源服饰有限公司和安徽佳源服饰有限公司进行培训,企业员工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2015年,威宁经开区就为园区企业招工12036人。2016年前三季度,威宁经济开发区召开企业专场招聘会4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为威宁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足鞋业、双威、大数据,贵妹鞋业等企业招工2400余人。既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也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