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0-18

国家体育总局赴威宁考察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作者:祖文韬 时间:2016-10-18 阅读:167


   本报讯(记者 祖文韬) 10月13日-14日,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竞赛部主任陈雷率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训练一部部长田晓军,在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王伟,省体工大队党委书记王济坤,省体育局总教练王斌的陪同下,赴威宁就创建高原运动训练基地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市政协副主席、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波,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禄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云娥,副县长廖青,草海保护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鹏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调研组一行通过观看威宁宣传片、听取汇报、与参会人员深入细致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威宁基本情况、体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群众体育活动、民族体育项目发展等有关情况。认真听取了威宁在“高原运动训练基地建设”、“中长跑训练基地建设”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场三馆”规划设计等有关情况汇报后,调研组对威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着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高原运动训练基地和贵州省田径中长跑运动训练基地,推动体育工作健康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威宁拥有独特的资源,对威宁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趋势、发展路径上的创新思维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并就进一步健全完善威宁体育产业基地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强调,威宁要抓住机遇,结合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及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力,着力打造高原运动训练基地;要准确把握体育文化发展方向,发挥优势,精心打造高原运动训练基地,真正使体育文化融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基地”建设要结合威宁实际,结合群众需要,借鉴其他基地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围绕全民健身的初衷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场馆建设,多规划建设体育设施场地,为群众提供健身娱乐场所。场馆建设要按照标准规划建设,同时提前考虑下一步的经营管理模式,遵循市场规律,整合体育场馆资源,在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同时,不断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场馆建设和基地建设要超前谋划好绿化亮化、路面铺装、电力配套、通信消防、灯光、交通、排水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国内一流高原运动训练基地;要注重对自然资源及周边环境的保护,争取在打造特色高原运动训练基地的同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要保质保量科学组织施工,加大投入,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场馆建设任务,精心打造精品工程,力争威宁高原运动训练基地早日建成,吸引更多的省内外比赛在威宁举办,力争把训练基地打造成威宁对外合作交流的一张名片。 
  陈波向调研组简要介绍了威宁基本情况,并就近年来威宁体育产业发展、高原运动训练基地建设等工作作了汇报。他说,近年来,在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威宁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坚持把体育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共同推进,威宁以大健康、大旅游为统领,以“高原运动训练基地”、“贵州省田径中长跑训练基地”建设为特色,注重宣传,打造品牌,各项体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威宁各族人民的健康需求得到了保障,对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生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陈波强调,威宁平均2200米的海拔高度,处于国际公认的世居平原的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海拔高度2000-2500米的区间内,加之气候冬暖夏凉,非常适宜开展高原体育运动项目。威宁低纬度、高海拔、大落差、大温差、强日照的地形和气候特色,造就了威宁高原运动之“特”,在打造高原训练户外运动基地方面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发展“大健康”产业上,大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格局,把高原体育作为助推威宁发展的大事来抓,创新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利用地形和气候独特的优势,引导和扶持基地建设,为威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为构建 幸福威宁、实力威宁、宜居威宁、美丽威宁、活力威宁、和谐威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威宁将继续把发展体育事业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做好基地和“一场三馆”的建设工作,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大众的社会功能,成为威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新载体,推动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希望国家体育总局一如既往地支持威宁,根据威宁实际,在体育基础设施和运动场所建设等方面给予威宁更多指导和支持。
  会后,调研组一行还深入威宁“一场三馆”、贵州工贸职业学院田径场、威宁八中、环海路中长跑集训线路等地实地调研考察,并就威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要求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建议。
  县政府办、文广局、规划局、住建局、中国铁建十七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