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种出致富路
作者:罗喜贵 时间:2016-10-20 阅读:157
种菜种出致富路
——草海镇蔬菜产业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罗喜贵


深秋时节,走进草海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为秋冬季节蔬菜种植而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翻犁土地,有的为大棚蔬菜松土除草,有的在被秋雨淋湿后冒着热气的田地里栽种着菜苗……在这片充满季节农业气息的土地上,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近年来,草海镇加快农业转型,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盘活全镇经济,强镇富民,为群众谋求到了一条条实实在在的致富道路,给该镇百姓脱贫攻坚、奋力赶超和同步小康带来了希望与曙光。
加快转型 政府引领促发展
走进草海镇卯关村,3000余个大棚齐刷刷地占满了土地,这是近年来草海镇加快农业转型而建设的三膜覆盖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在夏秋季节,村民们交换品种再次种上了胡萝卜、辣椒、西红柿、大白菜、莴笋等绿色无毒蔬菜。进入大棚,里面蔬菜长势喜人,在三膜马铃薯丰收后,如今这里又成了名副其实的蔬菜种植大棚,每天来大棚里批发蔬菜装车的菜贩一批接着一批,菜农们种出的蔬菜,不用运出就能卖完,一张张崭新的钞票悄悄地就进入了腰包,老百姓心里乐开了怀。
“在政府的引导下,我们村加快了农业转型,大力发展了蔬菜种植,如今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他们种植的积极性很高,目前村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蔬菜种植上。”说起蔬菜种植,该村党支部书记卯昌永乐呵呵地说。
然而,这仅仅是草海镇近年来加快农业转型,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强镇富民的一个典型。
村民卯洪昌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政府的领导下,农民靠种植蔬菜富起来的可不少。他今年秋季种植的白萝卜不用装车运出去,外地菜贩开车进村子来装,批发价从没低下1.2元每公斤,估计今年他种植的2000多亩白萝卜所赚的纯利润将不下二十万元。
目前,草海镇为了让村民们种出的蔬菜能够在短时间内储藏,还为村民们修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1600m2,建筑面积620m2,总投资210万元的高温预冷库,该预冷库集包装、冷冻、仓储于一体,日处理量100吨以上。
有了高温预冷库储藏蔬菜的保障,村民们种植出来的蔬菜再也不用担心会因一时的销售不济而受到损失。村民们把未销售完的蔬菜暂时存放在高温遇冷库里,及时联系外面蔬菜商贩或自己装车运出去销售,损失几乎可降低为零,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村民们种植蔬菜积极性和普遍性,不知不觉中,全镇经济也得到了盘活,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日子也一天天地过得红火起来。
土地流转 农户基地打工忙
走进草海镇,“合作社”与“基地”成了村民心中最响亮的词。近年来,草海镇为了更快更好地加快农业转型,大胆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该镇卯关村、同心村、中海村、民族村等多个村庄建设了蔬菜基地与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能手”的运作模式,以“种得出来,售得出去,互利双赢,共同致富”为发展方向,由合作社或基地向村民流转土地,村民通过帮合作社或基地运送蔬菜及进入合作社加工车间的方式打工,从而增加收入。
9月27日,记者走进草海镇卯昌举的蔬菜合作社,工人们正在为白萝卜和胡萝卜的清洗、包装、装车等而忙得不亦说乎,卯昌举告诉记者,自从他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来,每天在他合作社里打工的村民从没下过100人,今年他向村民流转了2100多亩土地,种植了白萝卜、胡萝卜等蔬菜,目前正值蔬菜上市的旺季,每天来帮忙的村民多达400余人,村民们帮他打工,工资报酬按照多劳多得,平均每天挣得最少的村民也不下60元,村民们通过加班加点地干活,挣个一两百元的不在少数。
“现在家门口有蔬菜合作社和蔬菜种植基地,我们再也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在基地上拔萝卜、装车、清洗萝卜,一天八九个小时的活路,挣个一两百元钱,又轻松又划算,一早一晚还能照顾家呢。”正在清洗白萝卜的村民陶爱玲满脸欣喜地说。
“现在我们还没有经验,都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企业,我们帮他们打工,挣的是纯利润,没有风险,以后等我们学到了经验,还可以自己种呢。”正在包装胡萝卜准备装车运出的青年妇女赵树兰也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草海镇充分利用合作社与基地向村民流转土地,村民反过来帮其打工的方式,让全镇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参与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当中来,从中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管理与种植知识,从而为该镇产业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基地扩规模 种优质蔬菜
“我们通过帮基地或合作社打工,掌握了荷兰豆的种植方法与田间管理技术,如今我们自己种植的荷兰豆产量可高呢。”10月6日,草海镇卯关村村民黄梅告诉记者,由于长时间帮泰坤公司种植荷兰豆,从中学到了荷兰豆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今年夏季她们家自己种植的130多亩荷兰豆好极了,亩产量高达4000多公斤,每亩经济收入在7000元左右,她和家人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通过帮基地或合作社打工,不少农户已掌握了蔬菜等新型农业的种植与管理技术,如今,草海镇越来越多的农户在给基地或合作社种植与管理的同时,自己也在试着种植,一旦试种成功,他们就会放弃打工,自己向周边群众流转土地,建设基地大干起来。
正因为如此,草海镇的蔬菜基地建设在不断地扩展,规模也越来越大,不少农户还拥有了竞争意识,尽量避开别人种植的品种,不断提高蔬菜的种植与管理技术,种出高质量高品质的蔬菜,以满足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
“建基地扩规模,种天然绿色优质荷兰豆,满足消费者与市场的需求,这是我们公司的总体目标。”草海镇泰坤公司荷兰豆种植经理王师如是说。
蔬菜产业强镇富民,这是草海镇近年来在产业转型、新型农业结构调整上迈出的最铿锵有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