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0-22

让“阳光威宁”更阳光

作者:沈光勇 况华虎 时间:2016-10-22 阅读:147


 让“阳光威宁”更阳光
——“法治威宁”创建引领公正执法综述
本报记者 沈光勇 通讯员 况华虎

  盐仓镇通过放映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影”,上一堂贴近群众的法治“扫盲课”,安排一批群众身边的免费“律师”,组织一批贴心的“和事佬”,组建一支有难必帮的“救援队”,组织一次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定期不定期在全镇16个村、11所学校、5所教堂轮流开展“法治威宁”创建,内容广泛新颖取得实效。
  这仅是“法治威宁”创建的一幕。近年来,威宁认真落实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保障制度,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得到不断加强。
  截止目前,威宁共受理各类案件4712件,审(执)结2860件,结案率为59.13%,所受理案件中,未发现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和法院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情况。
 
正确行使权力 完善司法制约
 
  近年来,威宁奋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除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推进审判公开,推进司法改革。
  在司法改革过程中,组建刑事行政审判、民商事审判、审判管理、立案申诉复查、执法工作、人民法庭审判等六个团队。法院、检察院员额制法官和检察官已通过考核、考试、答辩等程序环节,遴选员额制法官43名。
  聘请人民陪审员92名,人民陪审率达80%以上,人民陪审诉讼案件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检察院坚持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配备专门经费,充分保障行使监督权,选任人民监督员5名。
  近年来,威宁法院接受人大监督,完善办案人员权力清单制度,及时报告专项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规范媒体舆论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审判监督工作以确保案件质量为重心,坚决惩治职权滥用,严格错案责任追究。严格执行最高法院“五个严禁”和省委政法机关执法办案“五严禁”,杜绝“六难三案”发生。
  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在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民监督员监督、社会各界监督和网络监督下运行,加强内部司法廉洁教育和司法作风建设,公正、廉洁、文明司法意识明显增强。
  在检务落实上,威宁检察院着力打造一流案件管理大厅、信访接待大厅,实现了案件受理、律师接待、行贿档案查询、群众接访的“一站式”服务。着力构建案件信息公开、重大信息发布,公众微信端,12309网上网下一体化“三大平台”建设。
  今年以来,发布重大信息36条,公开程序性信息593条,公开法律文书114份,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推进公正司法 增强法治意识
 
  近年来,威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落实证据裁判规则,严格执行案件办理期限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讼、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建立完善案件审理与评查制度、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等制度,确保案件质量和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司法公信力。
  审判管理工作以完善审判流程管理为重点,充分运用信息平台,严格规范立案、审判、执行、归档节点的完成时限,提高案件质效。
  利用法院综合办案系统的“案件评查”模块,结合案件实体卷宗,对案件进行评查,未经网上评查的案件一律不予归档,保证了案件的技术含量。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严格落实证据裁判规则,在司法办案中,注重全面收集、审查、运用证据,充分保障人权,能够客观公正履行检察权。
  严格执行职务犯罪案件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规范司法行为,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司法,采取重点评查、个案评查、专项评查等方式,对全院办理案件进行质量把关。
  不但如此,威宁还联合开展“法治威宁”创建,政法机关深入城区、机关单位、农村、学校、企业等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宪法法律实施,不断增强公民法治意识。
  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不断营造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遵法、学法、敬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共组织干警800余名,进村入户宣讲达10万余人次。
  以“七五”普法、法律“六进”为契机,结合“法治威宁”创建要求,大力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深入乡村集市,开展“送法下乡”活动10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免费发放法律资料,累计发放普法材料10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加强城乡居民普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和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对法律的学习掌握,加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意识,切实提高司法行政执法水平。
  各中小学校注重落实依法治校的措施,真正做到了法制教育与德智教育工作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把知识的传授和法制教育融为一体。
  制作《平安威宁》电视栏目30期,省级媒体刊载信息80条,市级媒体刊载信息120条,县级媒体刊载信息210条,制作展板5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
 
建“法治大讲堂” 完善治安防控
 
  建立“法治大讲堂”,让领导干部学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以及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并根据威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任务需要,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新出台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
  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制定领导干部自学规划,利用“法治大讲堂”和“乡镇周末党校”,开展法制讲座活动,拓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途径。
  2016年以来,共举办法治相关培训班14期,培训党员干部2663人次,其中培训科级干部1080人次,一般干部956人次,村两委干部627人次。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在城区主干道、重点要害部位、重点单位、治安复杂场所、人员聚集广场、商贸繁华地段、大型娱乐场所、大型商业服务场所等600个重点部位使用红外高清摄像机,利用视频巡控系统直观、面广、线长、点清和隐蔽的特点,与街面巡逻警力有机结合,实现警力“非现场式”监控和震慑作用,构筑严密的治安防控网。
  近年来,威宁利用“天网工程”视频直接查破刑事案件1482起,提供破案线索1431条,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15人,协助查处治安案件4814起,协助处理各类交通事故4万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