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作者:刘军林 时间:2016-10-22 阅读:135
本报讯(通讯员 刘军林) 近年来,威宁立足区位优势和农业特点,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和模式,初步构建起以沼气、秸秆为纽带,循环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的良性机制,形成农村沼气集约化、秸秆利用产业化、服务模式多元化、基地建设规范化、生产环境清洁化、农业产品无害化、示范基地景观化的发展格局,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威宁充分利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农业实行轮作、套作、休耕等模式。采取一年、二年、三年轮作等方式对种植马铃薯、玉米、烤烟等农业进行轮作,其中马铃薯-荞麦一年轮作8万亩,马铃薯-玉米2至3年轮作35万亩,玉米-烤烟2至3年轮作10万亩;采取马铃薯、玉米、蔬菜、杂粮等农作物套种,每年马铃薯-玉米套种面积达20万亩,玉米-蔬菜套种面积10万亩、玉米-芸豆套种面积达60万亩。
同时,实行农业修养,每年面积达15万亩;实行土壤改良,每年推广平衡施肥面积150万亩,实施石灰改良土壤2.6万亩,推广绿肥种植60万亩;推广使用低残农药,每年作物面积达113万亩;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每年面积达1.5万亩,对已经使用的非降解地膜使用人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