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20年教育发展达全省水平
作者:龙胜 时间:2016-10-22 阅读:156
力争2020年教育发展达全省水平
——访中共威宁自治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肖良宪
记者 龙 胜
在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针对全县教育发展情况及今后发展思路,记者采访了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肖良宪。
记者:肖局长您好!请您谈谈威宁教育工作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肖良宪:近年威宁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可概括为“三个强化”“四个提升”。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3.58亿元,新增校舍、学生宿舍、食堂等158万平方米,县城新建、改扩建6所高中和中职学校、思源中学、特殊学校、贵州工贸职业学院。生均占地、生均校舍等大幅提高。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及时补充缺额教师,近五年共招聘教师 7450名,其中特岗教师4750名,目前在岗教师近1.7万名,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大力开展“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活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发展内涵和育人质量。强化教研教改,实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完善中小学教师考试考核管理机制、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测机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三个强化”实现了“四个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升。学前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园水平不断提升。实施39个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村级幼儿园66所,各级各类幼儿园达105所,“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比2011年提高48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均衡水平明显提升。大力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降低辍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0%,比2011年提高11.54个百分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学生宿舍建设项目283个,建设面积28.8万平方米,小学、初中寄宿率均大幅提高。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县所有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4469个班级建成了“优质资源班班通”。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抓好城区学校、农村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逐步均衡。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在县城新建了4所高中、改扩建了2所高中,总投资7.02亿元,总建筑面积29.52万平方米。高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校学生逐年增加,教育质量逐年提升。2016年普通高中在校生达4.5万人,比2011年增加2.91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2%,比2011年提高37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对县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改扩建,并成功申办省级示范校性中等职业学校。贵州工贸职业学院顺利招生,高职在校生近2000人。职业学校由2011年1所增加到3所(2所民办),专业从8个增加到35个,学生由800人增加到1.03万人。
记者:请谈谈您参加此次党代会的切身感受。
肖良宪:此次党代会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大会,它吹响了坚持三大主题、建设四大高地、与时俱进打造威宁改革发展升级版的进军号角,开启了“十三五”时期实现新跨越的征程。会上肖发君书记代表十一届县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报告,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报告,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也是一个指导今后五年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紧紧围绕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记者:请结合您所在的工作岗位,谈谈今后如何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
肖良宪:县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出台了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此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教育升级版主要在八个方面下功夫,即:着力打造教育发展理念、教育基础设施、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教育管理、教师队伍、职业教育、教育扶贫八个升级版。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此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实施城区学校新改扩建工程,规划增加容纳770个班级以上,启动实施87所乡村幼儿园建设,完善农村55所初级中学、209所寄宿制小学,94所非寄宿制小学建设;保留必要的教学点139个,恢复边远农村教学点15个,努力实施“校校完善、总体跨越”目标,争创3所省级示范高中,实现农村3所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小学向镇和中心村集中,到2018年前实现“新两基”目标,小学寄宿率达35%,初中寄宿率达70%,力争2020年教育发展达全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