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0-24

让烟草种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6-10-24 阅读:168


 让烟草种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访中共威宁自治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杨双剑
记者 马召凤


  在中国共产党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针对全县烤烟产业发展状况和今后的发展思路,记者采访了威宁县烟草公司经理、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杨双剑。
  记者:杨经理您好!请您谈谈烟草公司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杨双剑:烟草作为威宁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了贡献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威宁烟草加快建设步伐,烟农总收入累计达到36.83亿元,累计实现烟叶税达7.56亿元;平均每年烟农的户均收入达到3.2万元以上。不仅如此,最近几年,威宁烟草坚持科技引领,以“黑石科技园”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主动争取与科研院所合作,平均每年开展各项科技创新研究课题40余项,并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增强科技创新支撑烤烟产业发展的能力。 “十二五”期间,威宁烟草狠抓烟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累计投入资金8.87亿元建设烟叶配套基础设施,彻底改变农村水不足、路不通的人背马驼、人耕牛犁的生产方式,有效降低了用工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夯实了烟叶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使烟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积极协调工业反哺农业,2011年至2015年,协调湖南、贵州中烟工业公司分别投资1840万元和580万元,在迤那镇和秀水镇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芙蓉新村”和 “贵烟新村”等民生项目。2012年至2014年,争取上级烟草部门投入资金1400万元,建设小海镇小海村、黑石头镇河坝村、双龙镇红光村、雪山镇谢家院村、牛棚镇三合村、秀水乡秀中社区、观风海镇果化村共7个扶贫新村,极大改善了烟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百万山区群众直接受益,实现了烟草产业富民、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宏伟目标。
  记者:谈谈您参加此次代表大会的切身感受。
  杨双剑:很荣幸能够成为本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我认真学习了县委和纪委工作报告,尤其县委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11153”工程和“六大板块经济”,这其中,首先要巩固提升烤烟产业,这是县委、政府对烤烟产业的高度重视。这将更加鞭策我们烟草人努力奋斗,抓好这个产业,促进烤烟产业在产业扶贫、产业富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记者:请结合烟草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您所在的工作岗位,谈谈今后如何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
  杨双剑:作为烟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我将以此会议为契机,会后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干部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争取上级烟草部门和卷烟工业的支持,让更多贫困农户种烟,发挥烤烟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着力争取烟水工程、机耕路、土地整理、农机具等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改善烟农的生产生活环境。
  记者:十三五期间,结合实际情况烟草公司将打算如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助推威宁经济发展?
  杨双剑: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我们烟草企业将坚持 “以烟为主、产业富民、生态特色、循环烟草”的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全县烤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群众脱贫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打造 “乌蒙清甜”烟叶品牌、加强特色烟区建设,巩固烟叶市场地位和拓展市场份额,推进配套设施建设,保护烟区生态环境,深化工商合作,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突破“特色烟叶生产、精益化生产、营养平衡调控”三大技术措施瓶颈,着力推广“四项关键技术”,提升烟草创新科技化水平。以基地为载体,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强化设施基础、加强职业烟农培育、创新生产作业方式、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措施,着力构建威宁烟草集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