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千里乌江源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6-10-27 阅读:142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属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
乌江,贵州响亮的名字,贵州母亲河。
乌江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她一路翻山越岭,一路蜿蜒逶迤,横跨黔北及渝东南7个地州市,在重庆涪陵注入浪涛奔腾的长江,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
千里乌江,河水清澈,倒影沉碧,宁静秀丽,两岸峰壁险峻,气势恢宏,断层壁画神秘多姿,鬼斧神工,景观众多,有武陵源的奇峰异石,有大宁河的幽深峡谷,更有漓江的青峰碧影,蕴藏着雄浑之美、神肖之美、逶迤之美,被誉为“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之称。
如此奇、秀、险、绝美景尽收的大河,她的源头又如何呢?日前,记者心怀好奇,徒步一探究竟。
走进盐仓镇营洞村与草海镇板仓村交界的乌江南源,我们与敬仰和好奇同行。
南高原爽爽,百草坪悠悠,舞动的风车让空气凝结成天空的颜色,高原蓝如期而至,天地间充溢着生命和爱的感触与情怀。
“2000年以前,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乌江源,有几个重庆人从涪陵逆流而上,在石缸洞边竖了块碑,才知道这是乌江源。”草海镇板仓村村民王正才说。
龙山梁子“厚山载水”,让花渔洞、黑鱼洞、石缸洞“三洞圣水”汇合并流为贵州母亲河源头。
在这里,我们用脚步仗量了5公里的乡村公路,以及铺满鹅卵石的河床,亲密体验母亲河的容颜,感悟母亲河的温暖,感受涓流成溪、成河、成江、成海的汇聚叠加。
“黑鱼洞、花鱼洞因洞内水中有黑鱼和花鱼而得名,石缸洞因形如石缸而得名。”草海镇板仓村村委会主任赵玉祥说。
在石缸洞水源点,一泓清流从石洞内涌出,装满了整个天然石缸后,溢出成泉,成瀑,在无数怪石与一座酷似庙宇的小屋映衬下,俨然成了水上龙宫,周围七块不同形状的石碑无声地诉说着乌江源的故事。
黑鱼洞和花鱼洞则不同,清流涌自深潭,不见泉眼,潭中青苔、水藻类植物丰茂,逐流轻摆,风貌奇特。
这里,“三洞”经年不息地喷射出清澈流水,引文人墨客题写“千里乌江行”,是威宁东线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
清澈溪流从此开始,奔东海浩荡而去,她蕴育了威宁别样的人文风物景观,更有古老的民俗、民风、民族文化铸就了威宁神奇,构筑威宁旅游的动人乐章。
生命之源,绵延千里,一口叫石缸洞的古井让乌江源远流长。
坐卧清溪旁,走在河堤上,河石懒睡,青苔摇曳,涓流潺潺,三水汇一处,奔流而去。
记者不经意间的跋涉,千里迢迢的背影,日久之后,依旧一遍又一遍轻叩心门?
对一条江水的牵挂,至始至终充满诗意和饱满的不舍。

乌江之始

黑鱼洞涓流

“逆源而上”碑记

“三洞”汇流处

乌江源头石缸洞

探奇大岩洞

黑鱼洞涓流

“逆源而上”碑记

“三洞”汇流处

乌江源头石缸洞

探奇大岩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