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0-27

大风吹

作者:王晋 时间:2016-10-27 阅读:178


 大风吹,一吹八百里
吹响乌江穿岭呼啸而去哨音
一脉灵秀的鲜艳
让乌蒙群山顿然活力四射
用流水歌唱用涛声朗诵
用欢腾的浪花擦亮坚强的胸膛
 
一路奔放的梦燃烧着青春焰火
托起一座丰碑
在群山环抱中枝繁叶茂大音唏声
岁月峥嵘,那些曾经沉寂下来的枪炮声
是一道道花环,更是阿西里西山的
记忆与宝藏
 
雷音滚滚。八百里高原上
两匹快马抵达1933年冬天的毕节
蹄声雷鸣般响彻乌蒙山腹地
在川滇黔锁钥之上如同战鼓声声
久久回荡
 
潇潇雨,不歇。是谁?
流不尽的英雄血,染红贵州高原屋脊
一道流焰,鲜红的撕开1934年的春天
苍茫旷野浓浓烽烟滚动
草原社里林青、缪正元和秦天真
正举行庄严入党仪式
 
那个叫林口的地方
在一声黎明的雄鸡啼鸣中
唤醒多少乌蒙热血青年,一面旗帜
从此高高飘扬
 
是这一方水土灿烂文化古朴民风
孕育了英雄的成长
多彩的民族服饰是一道道彩旗
原生态的民间音乐一曲曲号角
婀娜多姿的民族舞蹈列队的阵营
梦回的连营吹角
朔风舞动血染的旌旗
 
红色热土上,你可曾记得那些英雄的名字
夏曦、钱壮飞、吴正卿等中共要人
以及许多红军战士
热血洒在毕节山岭之上
与青山长眠为伴,与英雄的毕节人民为邻
在此地。毕节还有五千热血男儿
挥别母亲的怀抱投身红军
 
摇动风云,却摇不动革命的征辔
那离人的泪啊我将士的梦
母亲点亮高山上的火把
父亲拉响出征前的强弓
稻花与炊烟在泪影中
挥手作别抗日救国军……
 
黝黑的脸是我那256亿吨煤炭的英雄色
使不完的力是身体里辣椒、核桃、天麻
叩击一个个词牌,抽出霜白的长剑
在历史的眼眶上,划开道道深痕
今夜,风吼电闪,看到你
英雄岁月钲鸣鼙啸的回响
 
一弧霹雳,无畏贫穷,划破苍穹!
衣袂翻飘,奋力争先,陡然卷起狂飙
红缨上下腾卷,放眼长远,穿掠层云
飞缠寒虹,憧憬未来……
 
毕节啊,谁执鞘亮剑
是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
1988年6月亲自倡导
创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倚峰巅而啸,科学发展观的探索和先行实践
腾跃不羁的思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展翅成岩鹰的翱翔,在贫困地区
改革与发展实践中成功范例
在吹角与鼙鼓声里,文朝荣携一身传奇
舞动青松剑,以自强不熄的火焰
在苍空挥洒灼目的光辉
 
击穿冰冻的城堞,熄灭蔓延的贫穷烽火
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
齐聚试验区,谱写着新时期多党合作
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
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
 
与长天对视
战天斗地30余年的发展,贫困人口急剧下降
凛然飞舞的剑请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默言沉思的剑请看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冲进革命战火又消弭贫穷战火的毕节人民
正站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起点
剑胆掀动大风,正在坚持
“加速发展、加快跨越、推动转型”的主基调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城镇化带动战略,继续深化
拓展“三大主题”
携一身乌江水,从不同的支流奔涌而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只为一睹澎湃的长江水
 
挺立的红杜鹃,在静谧支嘎阿鲁水边
聆听织金洞和草海絮语
端坐乌蒙大地,怀抱巨大的苍穹
让白云驮起我的中国梦。推动
试验区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
从石漠化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
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
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
以澎湃一条江的精神滋养乌蒙
以巨大的包容感恩时代,用乌江水的坚韧
崛起一座座新城
 
幸福如果是风,大风吹碎乌云
幸福如果是水,江水击碎礁石
推动试验区成为开发扶贫的排头兵
推动试验区成为生态建设的领头雁
推动试验区成为人口控制和素质提升的示范区
推动试验区成为多党合作的标志性平台
这些鲜花,朝着自己绽放
我们正在准备着自己的诗意紧握温暖
我们身体里显露出和心底一样的鲜红
 
这是多么好。这些眼前的风物
每一个都能从身上捏出一滴水来
捏出一把汗来。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把毕节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
生态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的试验区
    
看吧,一群孩子摇晃着腰肢
在通村串户水泥路上奔跑
他们灿烂的神情和流转的眼神
就是春天里开得最亮丽的花朵
在这个时候,我就知道
盛大的春天已经来临
筑满鸟巢的河岸上,绿林里便是美丽的新农村
看花红柳绿的季节高楼林立的城镇
我们在大道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奔跑
我们在高铁上招商在飞机上引资
我们与北风的马比时速
我们正在易地扶贫搬迁
让每一个村庄的花朵在高原上同时开放
 
在一个拼搏向上的国度里
在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度里
用激动诉说岁月的变更
用一双感激的眼睛展望
大风吹,一腔幸福尽可高歌
大风吹,满眼画卷尽可抒怀
朝阳与晚霞染红乌蒙高原
放射出改革与发展中
人民富足与安康
放射出同步小康建设的
光芒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