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甜香”烟叶涅磐逆袭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6-11-02 阅读:132
“清甜香”烟叶涅磐逆袭
——威宁高原烟草战灾害抓市场强管理的奋起之路
记者 沈光勇
烟田银浪翻滚,绿波荡漾,烟农昼夜忙碌,金秋送财,烟草成为高原人“短平快”脱贫致富的选择之一。群众乐呵呵的笑,更加彰显了“乌蒙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
有人说,烟草是夕阳产业。但在威宁,烟叶种植是群众的首选传统产业,是既富烟农又富财政的双丰收产业,是脱贫攻坚路上异彩纷呈的产业,政策支持,群众喜欢。
威宁是农耕大县,富民强县战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烤烟生产。但在辉煌烟草的背后,却有鲜为人知的潜在风险,无法抗拒。
近年来,威宁县委、政府,烟草行业为进一步做好烟叶产销一条龙服务,可谓与天斗,与地斗,与市场斗,走出一条抗灾害、树优质、走生态、强管理的涅磐逆袭奋起之路,助烟农增收,助财政增税。
抗拒自然灾害 培育多样产业
“烤烟生产靠天吃饭,冰雹、水灾、风灾、旱灾是最致命的,特别是采摘烘烤期,这对于烟叶是巨大的挑战,我连续绝收过三年。”斗古镇中关村烟农顾庆国说。
今年,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移栽结束到现在,威宁烟叶生产遭受较大的冰雹、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17次,合计受灾5万亩,减产降质严重。
其中,冰雹灾害较为严重,雹灾面积5万亩,绝收3万亩、重灾2万亩;因绝收造成烟叶损失至少8.07万担、烟农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以上。
威宁烟草生产不但要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还要抵抗烟叶供需结构的挑战,矛盾极为突出。
目前,全国烟叶去库存、降成本、促增收任务艰巨。在未来3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控规模”仍是烟叶工作主基调,确保烟农稳定增收难度较大。
对此,威宁作出大胆而强有力的对策,坚定信心,主动作为,认真抓好后期田间管理和烟叶收购工作。
实施中,千方百计引导、扶持烟农,在烟地内套种大蒜、绿肥、牧草、非茄科蔬菜。有效利用大棚、烤房闲置期间,种植花卉、蘑菇等多种经营模式,努力促进烟农增收,落实产业富民。
分析研究形势 顺应市场规律
烟叶产销事关烟农增收、财政增税。当前,全国卷烟产销形势严峻,烟叶产销形势也异常严峻。
威宁深刻认识到烟叶市场面临的严峻形势,科学合理决策烟叶生产收购工作,从而实现产业持续发展,进而稳定增加烟农收入。
烟叶工商库存高位运转,事关烟叶生产规模稳定。今年,全国烟叶生产收购规模压缩到4300万担,但受卷烟产销量下滑、单箱耗叶水平降低等因素影响,全国烟叶工商库存量不降反升,目前高达1.06亿担,超过37个月的原料需求,占压资金超过4526亿元。
2017年,全国将计划调减200万担,按比例全市将至少调减6.5万担,威宁也将随之调减。
因此,威宁烟叶生产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生产工业需求的特色优质烟叶,争取工业企业计划倾斜,稳定生产规模,更好地发挥烤烟产业扶贫作用。
烟叶供需矛盾突出,事关产区烟叶等级质量优化。今年,全国签订烟叶合同收购总量为4348.2万担,且大部烟区产情好于往年,完成收购计划已成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下达4077.7万担国内烟叶调拨计划,22个烟叶产区有14个省份不同程度存在计划和销售衔接不足情况,卷烟工业企业少签订单高达148万担。已经签订的烟叶购销合同不能保证100%执行,毁约情况频发。
上述信号,让威宁倍感压力,要求紧密关注卷烟工业企业烟叶原料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烟叶生产收购。
卷烟品牌发展优胜劣汰,事关产区烟叶风格特色稳定。近年来,烟草行业充分践行“消费者利益至上”价值观,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企业不断优化卷烟工艺,降低卷烟有害物质,并加大力度研制和生产细支卷烟。
受大量新的细支卷烟品牌的市场冲击,一些品牌逐渐在市场上消失,工业企业则转变传统采购方式,直接由工业企业技术中心根据卷烟配方需求,调整不同烟叶产区计划。
近年来,工业企业对种植品种、烟叶品质、风格特色等级结构、等级纯度等要求较高,靠增加数量、规模助烟农增收已经行不通,只有靠专业化服务减工降本,靠烟叶等级结构优化、烟叶质量提升及烟叶风格特色稳定才能促烟农持续增收。
因此,威宁想方设法稳定“乌蒙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确保稳定卷烟品牌卷烟配方主料,以赢得市场份额。
加强经营管理 生产优质烟叶
烟叶成熟度不够是工业对威宁烟叶的共同认识。近年来,威宁致力于提高烟叶成熟度,切实抓好后期田间管理及专业化烘烤工作。
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间卫生,组织烟农及时清除烟花烟杈,让田间烟叶充分吸收养分,确保营养平衡,提高烟叶成熟度。
通过政策宣传、使用准采证、准烤证、职工示范带动及对比宣传、使用比色卡等措施,改变烟农欠熟抢烤的不良习惯,提高烟叶成熟度。
扎实落实专业化烘烤,降低人力成本,降低烘烤损失,提高烟叶质量,并通过党员、职工家属示范带动,加大烘师采收烟叶把关力度及烘师履职情况考核等措施,切实推进专业化烘烤工作,提高烟叶品质,实现烟农减工降本。
围绕市场需求狠抓烟叶质量,统筹安排田间管理、成熟采烤、收购等工作,优化烟叶收购等级比例,保收购质量满足卷烟工业企业需求,实现产销平衡。
主业辅业齐头并进,利用育苗工场、烘烤工场闲置期间生产经营非茄科蔬菜、食用菌、花卉及苗木等,开展烟杆、秸秆加工有机肥,废旧地膜等回收加工利用,拓展其他农作物的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拓展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范围,有效促进增收。
“当前,烤烟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但只要用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等级质量为核心,千方百计稳定规模,稳固烟叶市场,做强主业巩固烟农增收基础,烤烟产业扶贫、产业富民持续健康发展还很有希望。”烟草人杨双剑信心倍增。